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范升英)“玉米青纱帐,姜苗绿荫藏。”时值盛夏,在郧西县关防乡周家坪村的田野里,传统的耕作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晚玉米地中,一垄垄翠绿的生姜苗在玉米的“庇护”下茁壮生长,呈现出“一地双收”的生态农业新画卷,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特色产业发展厚植沃土的有力支撑。
村民桂千宝正蹲在田垄间,仔细地为姜苗除草、培土,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单种玉米,一亩地收入就那些。现在搞套种,玉米基本不减产,底下还能‘藏’一季姜,等于白捡一份钱!而且乡里为我们牵线找销路,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他指着田里介绍道,“你看这玉米,给姜苗遮了大太阳,姜苗长得又水灵又少病害,省心不少。今年我试种了1亩,秋后增收有盼头了!”
生姜种植现场。通讯员 供图
近年来,关防乡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乡农技中心的指导下,不少村开始推广“玉米+生姜”套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植株高大、能为喜阴的生姜提供天然遮阴的特性,一排玉米一排姜,达到了“高矮搭配、光热共享、一地两用”的效果。丰收的底气,也源于科技的支撑。“选什么玉米品种(耐密植、抗倒伏)、生姜品种(高产、耐荫)?宽行窄行怎么设置,玉米长到多高时下姜种最合适?水肥管理如何兼顾两者需求,如何防控病虫害,这里头都有讲究。”农技中心负责人孙英明一边查看姜苗长势,一边向村民们介绍道。
玉米和生姜套种,不仅让土地生金的能力更强,更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下,为关防乡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供了坚实保障。据了解,关防乡今年已推广玉米和生姜套种面积100亩,明年将在巩固现有套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与精细化指导,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政策激励、畅通销售渠道等方式,让藏在玉米地里的“金疙瘩”,真正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