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良 洪湘君 朱玉玲)丹江口大坝下游水库边,丹江口市税务局和竹溪县税务局干部手持铁钳与垃圾袋,细致清理着沿岸杂物。他们既是穿梭于市场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税务蓝”,更是俯身守护一泓清水的“生态绿”。
这双重身份的背后,承载的是丹溪两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汉江最长的支流沉甸甸的使命与担当。恰逢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回信一周年之际,“绿税守井武当红”的税务实践登上央视一套,为“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提供了鲜活样板。
使命担当:“绿税守井”守护生命线
丹江口和竹溪,两座相距220公里的城市,因共同守护一库流往北方的碧水而紧密相连。竹溪县境内河流年均流量22.5亿立方米汇入汉江,与丹江口水库形成上下游联动关系。两地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水质监测等举措,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丹溪两地税务局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推进“绿税守井武当红”项目创建,将守护碧水清流作为政治责任与时代担当。央视报道聚焦的志愿行动,正是该项目“守水护水”核心模块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税务干部守护国家水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赤诚之心。
先锋织网:“红心”引领织密护水网
“绿税守井”的关键在“红”。“党旗红”引领“志愿红”,筑牢了水源保护的“红色堤坝”。两地税务部门始终将“守好一库碧水”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丹江口市税务局组建9支“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抓好共驻共建社区和均县镇6个包联村111公里的库岸线守水护水工作。累计开展净岸护水、河岸清漂、生态环保知识“四进”宣讲等活动达13000余小时。9名驻村干部常年累月来回巡河护河,成为库岸线的“常驻卫士”。
竹溪县税务局构建“青年红心先锋队+四大流域” 网格化守护体系,4支“红心先锋队”分别认领龙王河、汇湾河、泉河、万江河四大流域责任区,实现全域河流精准覆盖。在全县447名三级河长体系基础上,“税务蓝”化身移动红色堡垒:开展“‘河’我一起”集中行动,联合村民清理河道,疏通卫生死角,让“母亲河”焕发新生。
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守水护水变成千家万户的“家务事”、变成每个公民的“份内事”。
税惠赋能:“绿税”活水润泽产业兴
“绿税守井”不仅守护生态水,更致力于激活“产业水”。丹江、竹溪两地得天独厚的优质水源,吸引了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燕京啤酒、北冰洋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国内头部企业先后入驻,芙丝(VOSS)、沃思等高端矿泉水品牌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仅2024年,丹江口市饮品年产量近500万吨,目前正在建设的新项目产能约300万吨。
税务部门依托“绿税守井”项目中的“税惠助企”模块,精准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税减免等绿色税收政策,为水产业及文旅衍生项目注入“税动力”。截止2024年,丹江口市水经济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占当地GDP的四成。预计3年内水经济相关产业年产值可突破500亿元,正是“绿税”活水滋养实体经济的缩影,成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水润民生:“金山银山”绘就新画卷
因水而兴,护水而盛。丹江口市通过实施“南水润北方 寻源丹江口”品牌战略,推动夜游经济、生态观光与非遗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共接待游客2073万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亿元以上。
在竹溪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好生态已成为竹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武陵不夜城借力竹溪河水景,打造沉浸式街区,开街一年半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东门老街复原“月宫池”水系,“五一”开街即迎客162万,2024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70亿元。
从农夫山泉、芙丝(VOSS)等生产线流淌的“水中黄金”,到水都花月夜、武陵不夜城映照河面的璀璨灯火,每一滴清泉都在诉说“绿税守井”的担当,每一抹“武当红”都在辉映绿水青山的未来。丹溪的答卷证明:守护“生命井”,捧出“幸福泉”,绿水青山就是最动人的发展诗篇。“绿税守井武当红”,这抹跃动在碧水丹心间的税务实践,将继续为南水北调国家水战略贡献坚实的税务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