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邹山琳)“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源得到了保障,即使今年的大旱天气我的水稻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关防乡钟坪村村民邹山虎看着金黄色的丰收图感激地说道。
在关防乡的大地上,高标准农田如璀璨明珠,闪耀着乡村振兴的光芒。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滚,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有序铺展,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截至2025年关防乡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17679亩,涵盖关防铺、沙沟、钟坪、一天门、蔡家场、龙潭子、回龙、包耳场、大磨、总兵沟等土质肥沃的村。
金黄色的丰收图。通讯员 供图
高标准农田的建成,让关防乡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过去,传统农田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情况较为普遍,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如今,高标准农田配备了完善的水利、农机等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也更优。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优质的农产品不仅能在本地市场畅销,还能通过电商等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关防乡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关防乡产业逐渐规模化发展。农忙时节,从播种、管理到收获,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周边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此外,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等形式,高标准农田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既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又能在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中务工,实现了“一地生多金”。更重要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投入农业领域,催生了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是关键。”关防乡分管农业副书记陈方林介绍道。关防乡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管护机制。一方面,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定期对农田的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每一寸农田都能“健康”运转。灌溉渠道畅通无阻,将清澈的水源精准送达每一块稻田;平整宽阔的田间道路,方便了农机作业与农产品运输,让农业生产高效便捷。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管护,通过宣传培训,让农民了解高标准农田管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人人爱护农田、人人参与管护的良好氛围。
关防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以管护为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效益为要,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以联农带农为纽带,凝聚共同富裕力量。未来,关防乡将继续深耕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这片希望的田野,孕育出更多丰收的喜悦与乡村振兴的硕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