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竹山县税务局:“精准服务+协同共治”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17:5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鸿军 散珂)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竹山县税务局锚定绿色发展目标,以环境保护税、水资源税、耕地占用税为重要抓手,通过“数据共享+实地辅导+跨部门协同”的组合拳,将绿色税收政策精准落地。从企业车间到建设工地,从水源地到工业园,税务力量始终贯穿其中,既守护了生态底线,也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税动力”。

实地核查送政策,水资源税征管见实效

“以前对水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申报流程总有些模糊,多亏税务人员上门手把手辅导,现在我们不仅懂政策、会申报,还能通过优化用水方案降低成本。”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感慨道。

作为当地重点矿业企业,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在矿产品开采过程中可能涉及疏干排水和加工生产工业用水。水资源税征管是税务部门重点关注对象,为确保水资源费改税政策平稳过渡,竹山县税务局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该企业开展实地核查。工作组对照县水利和湖泊局共享的取水许可信息,逐一核对企业取水台账、水表计量数据,重点核查取水类型是否准确、取水量统计是否完整,经分析,发现企业申报有工业用水,却没有申报疏干排水相关的水资源税。

带着疑问,税务人员在企业工作人员带领下,深入矿山内部,详细了解企业开采流程、排水来源与处置方式。通过查看地质勘察报告、核对排水计量记录、询问现场作业人员,专项服务小组最终确认,该企业采选的都是金属矿,工作面位于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之上,海拔在960米之上,在采矿坑道中的积水和采矿过程中的排水主要为企业从外部水库引入的抑尘降温生产用水,并非施工中产生的工作面透水,因此不属于疏干排水水资源税征税范围,风险疑点最终化解。

“您看,根据《湖北省水资源税适用税额表》,企业采矿生产用水需要根据抽采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区分,地表水适用的税额标准是0.15元/立方米,地下水适用的税额标准是0.2元/立方米”,税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解释道,将水资源税政策条款转化为“明白纸”,详细讲解费改税后的申报流程、数据填报要求,还针对企业提出的“节水设备投入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等问题逐一解答。同时,建议企业通过安装智能水表、优化循环用水系统减少取水量,从源头降低税负,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截至目前,全县水资源税累计入库259.19万元,水资源费改税后,各项征管措施平稳有序推进,为水资源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园区靶向辅导,环保税为工业园装上“绿色引擎”

宝丰工业园是竹山县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聚集了多家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排放的企业,环境保护税征管难度大、关注度高。为推动园区企业落实环保责任,竹山县税务局根据环保部门共享的排污许可证数据、环保处罚数据等,组织税务专班开展“环保税进园区”专项辅导行动,为企业送上“定制化”政策服务。

“我们的废气处理设备运行是否达标?排放数据如何换算成环保税计税依据?”在园区湖北凯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向税务辅导人员抛出疑问。税务人员先查看企业废气处理设施运行记录、在线监测数据,再对照环保税申报报表,现场演示如何根据监测数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手把手指导企业财务人员填写《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表》。

针对园区内企业普遍关注的“大气污染物当量值计算”“水污染排放浓度值如何计算”“环保税如何申报”等问题,辅导组还在园区会议室开展集中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讲解环保税“污染量的计算、税费的申报”等操作模式。

“之前总担心申报出错,现在税务人员亲自辅导,政策讲得透、流程说得清,我们申报更有底气了。”园区废旧资源回收企业的黄会计表示。

如今,在环保税的倒逼与激励下,宝丰工业园内越来越多企业主动升级环保设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园区内也兴建了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环保税正逐步成为园区企业绿色转型的“指挥棒”,推动工业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提升。

跨部门协同核查,堵住耕地占用税征管漏洞 

“多亏税务和自然资源部门及时提醒,我们才知道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除了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还需要申报缴纳耕地占用税,避免了因政策不清导致的涉税风险。”竹山县泓泰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该公司负责的城北新区一级路项目,是竹山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占用部分林地。此前,企业已按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但对“占用林地需申报耕地占用税”的政策要求存在认知盲区,未及时办理纳税申报。

得知这一情况后,竹山县税务局立即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启动跨部门协同核查机制。税务人员从县林业局调取项目林地审批文件,对照森林植被恢复费缴纳凭证,逐一核实项目占用林地的面积、位置及用途,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取供地批文等信息,确认该项目占用的林地属于耕地占用税征税范围。

核查结束后,税务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为企业开展政策辅导,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中关于林地占用征税的具体条款,明确计税依据、申报期限和缴纳流程,并协助企业计算应纳税额。最终,竹山县泓泰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顺利完成59万余元耕地占用税的申报缴纳,避免了逾期申报的处罚风险。

此次案例的成功处理,推动税务部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建立起“林地审批-费用缴纳-税收核查”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机制精准识别7户企业的涉税风险,累计清查耕地占用税484.14万元,彻底堵住了“只缴费、不缴税”的征管盲区。

从深入矿洞的政策辅导,到工业园区的靶向服务,再到施工一线的精准核查,竹山县税务局始终以“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的工作作风,将绿色税收政策转化为守护生态、助力发展的实际成效。未来,竹山县税务局将继续深化部门协作、优化服务举措,让“税务蓝”与“生态绿”深度融合,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竹山持续贡献税务力量。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