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谢明 张紫馨)近日,曾都区人民法院通过发出《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成功促使被执行人某专汽公司主动履行58万余元执行款,其与某汽车租赁公司合同纠纷一案顺利执结。
此前,某专汽公司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在执行法官多次沟通督促下,仍消极拖延、抗拒执行。经调查,法院发现该公司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前向案外第三人大额转账,明显超出正常经营需要,涉嫌转移隐匿财产、妨碍司法。曾都区人民法院随即向该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明确告知若不主动履行,将启动刑事追责程序。文书送达后形成有力震慑,被执行人很快筹措资金,将58万余元案款一次性汇入法院账户,最终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该案件成功执结是曾都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举措、推进解决“执行难”的生动实践。为切实将“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该院持续深化执行工作机制改革,推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后果告知书》与《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将善意文明执行与强制执行有效融合,通过强化执行威慑,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后果告知书》明确列明被执行人若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各项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财产、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纳入失信名单直至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等。该《告知书》与《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同步送达,旨在通过前置性的风险警示,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制度推行已来,已促使13件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执行到位金额20.41万元。
对于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拒执行为,该院推出《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在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前,向被执行人发出“最后通牒”,给予其履行义务的最后机会。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执行到位金额140余万元。
下一步,曾都区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深化“两书”机制应用,全力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