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小斌、广统)9月15日笔者获悉,近年来,广水市通过情感联结与精准服务相结合的“四则运算”模式,积极响应“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号召,持续擦亮“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品牌,以情动人、以诚留人,撬动、整合、吸引更多资源、资本、项目投向家乡,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建功支点建设。
政策赋能做“加法”,强化要素保障。该市出台了《支持工业和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2027年)》,明确28条干货满满的鼓励和支持全市工业和商贸企业创新创优、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奖励设置和兑现标准,推进全市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在7月28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该市兑现2797万元的“政策红包”,以“真金白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该市将2025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效年”,出台“1+N”产业发展新政策,统筹设立1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回归企业做大做强。
降本增效做“减法”,增强企业活力。减负担。该市对回归企业实行免租金、免评费、免抵押、补装修、补物流、补技改的“三免三补贴”政策,最大限度让回乡企业“轻装上阵”。减环节。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网通办”制度,将55个主题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在省定25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的基础上,将改革行业拓展至36个,最大限度压缩种类事项审批时限。主动开展27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创建,其中9项被纳入省级改革试点,累计为群众办理各项“一件事”业务14869件。
乡情联结做“乘法”,聚集老乡合力。楚商回乡,源于乡情。该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情联谊活动,密切了广水在外游子的归乡情结,产生了凝聚乡情的“倍增”效应。建立“一镇一商会、一村一乡情联络员”网络,成立18个镇街商会,率先实现镇街商会“全覆盖”。依托各类商协会、联谊会、教育部门,对广水籍在外人士进行广泛摸排,累计摸排广水籍在外知名人士7684人,大学生群体3万余名,并按照籍贯、职业、工作地进行分类造册,形成广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百科全书、通讯名录。
优化服务做“除法”,提升招引质效。楚商回乡,不止于乡情,更在于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该市在破除思想和行动机制的僵化上做除法,扎实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全面落实《广水市提升发展能级建功支点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驻帮办”主动帮,完善“驻·帮办”工作机制,明确公职人员对5974家经营主体进行“对口帮办”。“政好办”上门帮,组建17支“政好办”企业帮办小分队,通过主动服务、联合审批到送证上门,实现办证“零跑腿”。“企业评”高效帮,开展首次“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活动和市直单位营商环境股室评议活动,由市场主体对108个具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执法监管的股室进行评议。
截止目前,该市已累计举办能人回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8次,建成1家市级返乡创业园、6家乡镇回归创业园,能人回乡创业680人,投资项目706个。今年新增回乡企业198家,总投资112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