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又叫恩施灯戏。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剧种之一。系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恩施灯戏是起源较早的一个民间地方剧种,系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于清乾嘉年间由四川传入恩施。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川剧形成概况的记载,恩施灯戏源起四川灯戏,四川灯戏是川剧的“祖宗戏”,广泛流行于农村。恩施与四川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或相似,语言也相互沟通,因此,“灯戏”一经流入恩施,并与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恩施灯戏。从其流入、演变的历史进程来讲,恩施灯戏从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当有近200年的历史。
恩施灯戏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道具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 ;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过4人 l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钱.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 广场皆可。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春元宵,欢度佳节,称“贺新灯”;清明祭把,称“清明灯”;寿涎祝寿,称"寿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喜灯”;烧香还愿、酬神祭把,称“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