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花鼓戏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艺术,1949年前,有“常年班子”和“季节班子”一百多个,遍及襄樊地区各地。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划旱船、踩高跷等也都唱花鼓调。襄阳花鼓戏流传区域较广,影响范围较大,不光在宜城、襄阳、枣阳、老河口、南漳流传,甚至鄂西北最远的大山区房县和保康县也有这个剧种。并且剧目基本相同,唱腔大同小异,曲牌名都一样。建国前各县的艺人都互相交流演出,有的合班唱戏,如宜城市的刘冬生和保康县的杨孝廉,襄阳区的康三赖和南漳县的石幺等经常在一起唱花鼓戏,由此可见,襄阳花鼓戏流传于整个鄂西北地区,且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襄阳花鼓戏的历史渊源,根据已故艺人龚世荣、赵金生的口述记载,以及当地的民间传说来推断,襄阳花鼓戏的形成和流行当在清道光前。那时的“常年班子”和“季节班子”基本形成,并经常活跃在乡村民间,开始演一些“两小戏”,后来逐渐上演多种角色的大戏,到1930年左右,襄阳花鼓戏逐步演变成四大唱腔:即桃腔、汉腔、四平腔、彩腔。前三种属板腔音乐,是襄阳花鼓戏的当家腔,彩腔则是吸呐当地的小调牌子曲。伴奏乐器均为打击乐。解放后,文化馆人搜集整理了该剧种,并配上丝弦伴奏,为该剧种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