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措施,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2018年全市解决贫困户就业8587余人,发放创业补贴63.2万元。
畅通就业渠道实现精准对接
家住大幕乡泉山口村的俞弢,自其羊庄成立便一直以“共同致富”作为发展理念,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养殖户+土地入股”的模式帮助周边贫困户发展养羊。
俞弢是一名返乡农民工,他于2015年返乡创业,成立四有羊业专业合作社,其合作社位于咸安区美丽的樱花小镇大幕乡。四有羊业规划三期建设母羊舍、母子舍、育肥舍,牧草种植基地60余亩,现有一个种羊繁育场,四个放养场,共有基础母羊400只,年销售成品羊2000余只,繁育场占地10亩。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便思考如何以自身的能力带动影响周围的人,他选择了“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俞弢与贫困户签约,为贫困户提供羊羔,并教授养殖和疾病防控技术,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2016年合作社签约贫困户14户,2017年签约贫困户14户,带动周边群众养羊6户。
同时,咸安区就业局对录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总额不超过2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打工,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让贫困户就近就业,2018年市人社部门根据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情况,开展就业调查摸底,掌握全市贫困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年龄、培训、就业需求等基本信息,充分利用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对登记建档的贫困户进行逐一核实,建立贫困劳动力基础台账,根据劳动者结构、专长和就业创业需求和求职意向,开展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指导,实现精准帮扶、动态管理。
围绕本地特色提升就业能力
“这政策真好,创业不仅有奖励,还有政策扶持。”刚刚参加咸安区第三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的刘维生感慨地说。
原来刘维生本是个商人,初入农业偏又非要挑战“南果北种”,技术、资金的短缺一度让他焦头烂额。此次凭借自主研发的大樱桃,一举夺得大赛三等奖,不仅赢得了10000元的奖金,还“燃”起了咸宁市金投公司浓厚的融资兴趣。
刘维生的奇特果园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长寿村,占地500亩,该果园从2013年来引进国内外最新珍稀奇特水果苗木进行试验种植,计划基地种植面积扩展到2000亩以上,专业种植保健、特色及农家乐观光为一体的果园。
自刘维生参加完咸安区第三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后,来自省内外的多名农业专家专程赶至果园开展实地考察,一致协商投建院士站点。这下可好了,不仅资金有了保障,技术支撑也不再是难题,算是给刘维生吃了颗“长效定心丸”。
2018年,我市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思路,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开展好本地紧缺、就业前景好、培训周期短的专业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自主创业脱贫。
创新思路促进贫困劳动力脱贫
2018年,我市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思路,以贫困村为单位,开发敬老护理、保绿养护、保安保卫、卫生管理等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并落实岗位补贴。已建立咸宁智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市高新区企业与通山、通城、崇阳3个县的建立就业精准扶贫劳务对接工作机制,以“技能培训面对面”、“就业帮扶一对一”为主要工作措施帮助贫困人员就业脱贫。
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进车间务工,每个车间设置工位30—50个,根据农村的时间特点,每个车间按两班制或三班制、人休机不休,人均每月净增收2200元以上,保证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积极为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奖补。
2018年,全市共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63个,新建扶贫车间43个,就地就近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4300余人。全市共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9场,招聘会现场吸引17757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2100人,开展区域劳务协作15次,农村劳动力转移35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各类就业服务8135次。通过开发扶贫专岗4287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4287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精准扶贫培训5046人,发入补贴252万元,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236人,发放创业补贴6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