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高山之间,飞云之下。
1954年12月,武汉。
冬日寒风里,一名年轻军官步履匆匆。
风华正茂的战斗英雄张富清,此时面临转业。
最初,他想回陕西老家侍奉母亲,和未婚妻比翼齐飞。
但此时湖北西部的恩施地区缺人才,缺干部。张富清服从组织安排,去了山高路远、条件艰苦的来凤县,“共产党员,要坚决听党的话,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是他一生的信念。
他的未婚妻孙玉兰,也从家乡陕西洋县追随而至。
一块红布,包好用生命换来的勋章。
一只旧皮箱,锁住赫赫功名,封存了戎马岁月。
这对新婚夫妇怀着改变边远山区贫困面貌的憧憬,跋山涉水,一路向西。“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地处武陵大山深处,与湖南省龙山县只隔着一条酉水河。
今天,我们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从武汉走陆路到来凤尚需7个小时。
当年,张富清夫妇从汉口出发到来凤,穿越崇山峻岭,走了整整7天。
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段极为艰难的岁月,县城仅三街九巷5000余人,街市残破;经济凋敝,民生困难,建设和发展任务极其繁重。
张富清夫妇正是奔着这种艰苦来的。“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
带着“在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的赤诚,张富清来了,一来就是一辈子,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部队已出发。
在来凤绵延的群山中,张富清开启了人生第二战场。
他在来凤的第一任职务,是县城关粮油所主任。
电影《难忘的战斗》,讲的是解放初期,反动派特务阴谋卡住城市粮源,颠覆新生的革命政权。面对敌人制造的粮荒,军管会组织粮食采购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收购粮食,支援城市。
管好粮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张富清一头扎进工作里,处处身先士卒,日夜加班加点。
即便如此,大米还是供不应求。
来凤县史志办原主任叶明理介绍,1953年3月26日,国民党还向来凤县卯洞区河东乡响水洞一带,空降过四名武装特务。长期匪患导致当地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国家又刚实施粮食统购统销,加之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实施,工业生产任务繁重,粮油所主任面对这样的局面,工作难度非常之大。“大米供应不上时,只能用一斤粮票换五斤红薯,这五斤红薯还得自己去田里挑。”
为彻底解决大米供需矛盾,张富清想方设法买来设备,办起大米加工厂。
那时,他母亲正在弥留之际,陕西老家几次来信,要他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一次次催促,他都因工作离不开没能回去。
时隔多年,张富清在日记中写道:“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工作任务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绝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干好工作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尽孝!”
1960年前后,来凤县同样遭受了罕见的自然灾害。“1959年干旱82天,1960年干旱42天。”叶明理说,张富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前往灾情最严重的三胡区(包括现在的三胡乡及革勒车镇部分)任副区长。
为帮助当地百姓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张富清经常下乡驻队,住的都是最困难的农户家。老百姓吃啥,他就吃啥,按标准付给粮票。
一头扎进农村的张富清发现,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小农具严重不足,需要从邻近的湖南省永顺县采购。他就派人到永顺县请来铁匠杨圣,并安排他带领本地几名铁匠一起打制农具。后来,三胡区不仅实现农具自给,还能外销。
1975年,51岁的张富清调任当时的卯洞公社任副主任。“组织上考虑他年纪大,安排他分管机关和财贸,本可以不下乡。”时任卯洞公社组织委员的董香彩回忆,张富清一到卯洞公社就主动要求到最偏远、海拔最高的高洞管理区(现高洞村)驻片。“他说,小董啊,我们光当指挥官不行,还要当好战斗员。”当时高洞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水,水都漏到地下河去了。张富清到高洞后,一面组织人力下到天坑找水,一面带领老百姓开山修梯田。
高洞在悬崖之间,山路崎岖,生产的粮食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又运不进来。“就拿每年上缴供应粮来说,需要全生产队劳力肩挑背扛一周左右才能全部运到镇上。”董香彩说,张富清和大家一商量,决定修路。
到高洞要经过的几条河没有桥。张富清就带头脱掉鞋子涉水过河,夏天水流湍急,冬天冰冷刺骨。
从一遍一遍跑立项,到陪同工程师勘探,再到现场协调施工,张富清总是顾不了家。“每次路过都看见他在现场,有时还同大家一起搬石头。”当时经常到高洞进行家访的中学教师向致春回忆。
几年后,挂壁公路终于修通,张富清又完成了一次突击任务。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张富清都把组织交派的工作当作突击任务去完成。
1981年,张富清调任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副行长。刚成立的建行,人少事多,条件艰苦。
“既要搞好工作,也要关心职工疾苦。”张富清决心改变这种现状。
田坝煤矿是当时建行最大的贷款户。为保证把放出去的贷款安全收回来,到了年底,张富清干脆打起背包、临时支张床在厂里,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帮助企业抓生产促销售。当年,建行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建行有力支援了生产建设,自身经营也很快实现良性循环。到1985年张富清离休时,建行盖起了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从当初的7人增加到4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