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首页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终章
使用谷歌、360极速模式、Edge等浏览器获得最佳体验
X
策划:曾振求  查昭  吴康安    统筹:郭金富  方田  李砚青  李克伟    文案:周晓燕    编辑:郭蔓  桂思敏  郑青  董晓骞(实习生)    设计:李砚青  蔡畅  王昌羿    技术:黄小明  王明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湖北文明网    出品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春生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长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秋收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冬藏

  如果把时间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二十四节气就是各个阶段水流的刻度。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时,联合国非遗名录的词条解释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仪表远没有问世的上古时代,太阳,就是华夏先民用来辨识时间的天然时钟。

  通过观测日影的变化,早在殷商时期,古人就发现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两个极点:日影最短为夏至,日影最长为冬至。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得到一个回归年的时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节气,春分、秋分等“两分”,立春、立夏等“四立”得以确立。到先秦时期,二十四节气的主干——四时八节已定。汉朝时,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纂的《淮南子》中,二十四节气已全部定名。智慧的古人通过参透自然时钟的奥秘,找到了时间之河变奏的旋律,绘出了精准记录时间节律的水文图——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演变历程图

早在殷商时期,古人就发现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两个极点:日影最短为夏至,日影最长为冬至。

在《尚书.尧典》中,春分被称为日中,秋分被称为宵中,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即按照太阳照射的时间长短来定节气。

秦时,《吕氏春秋》明确提到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届时,二十四节气的主干——四时八节已经确立。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在时间之河里撷取一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立春就是河流的起点,此时东风解冻,冰层之下,春水开始涌动;雨水润物无声,冰消雪融,水獭下河捕鱼;惊蛰雷动风行,“九九”已尽,水中初现蛙鸣……

▲ 四季河流的变化

  时间的水滴在春天的河流里涌动,六个节气以递进的段落,完整呈现了万物从苏醒、萌动到勃发的历程。初春的点点新绿,到仲春化作万紫千红。而从多姿多彩的生命的律动中,最能清晰地感知自然时序的变奏,让时间的水流显露出丰盈的纹路。

二十四番花信图

一候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候山茶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三候水仙

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一候瑞香

麝作轻囊云作窝,柔枝不胜体婆娑。

二候兰花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三候山矾

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

一候迎春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二候樱桃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三候望春

洁若清荷不染尘,色如凝脂嫩荑纷。

一候菜花

杨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长。

二候杏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三候李花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一候桃花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二候棣棠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

三候蔷薇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一候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二候梨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三候木兰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

一候桐花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二候麦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三候柳花

四下叶蕃如吐雪,一随风起欲漫天。

一候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二候荼蘼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三候楝花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 点击节气查看花朵信息

  一年之季在于春,在生命的四季,少年的朝气蓬勃,正如春天的生机盎然。一切刚刚开始,无限的可能、无比的绚烂,都在前方、在脚下,等待着时间之河的淘洗和铸造。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可谓渊远流长。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指南针的作用,通过时间和农作物生长节律的同频共振,记录了几千年中国农耕文明的脉动,为这首经久流传的田园牧歌留下了不朽的曲谱。

|

备耕

▲鼠标拖拽查看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事

  在农耕社会,农事重在“不违农时”,不同的时节,气候、物候都会有所不同。农人根据时令变化适时而作、应季而动,依着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顺应节气完成一年的生产周期。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的西汉《太初历》,就是专门用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一部指南性专著。

《太初历》

时间: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4-公元后84)
历家:邓平、落下闳
事件: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

《大明历》

时间:南北朝(510-589)
历家:祖冲之
事件:首次引用“岁差”,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差一度的岁差值。

《皇极历》

时间:隋朝(未曾被颁布)
历家:刘焯
事件: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占重要地位。

《大衍历》

时间:唐朝(729-761)
历家:一行
事件: 《大衍历》编撰周密、条理清楚,很准确地表明了太阳的运行规律,是中国古代历法成熟的标志。

《宣明历》

时间:唐朝(822-892)
历家:徐昂
事件:提出日食三差,即时差、气差、刻差,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十二气历》

时间:北宋(未曾被颁布)
历家:沈括
事件: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

《统天历》

时间:南宋(1199-1207)
历家:杨忠辅
事件:《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授时历》

时间:元代(1281-1367)
历家:郭守敬
事件: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崇祯历书》

时间:明代崇祯年间
历家:徐光启
事件:引进了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等,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重大改革,也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时宪历》

时间:清朝(1645-1741)
历家:汤若望
事件:废除了圭表测影法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份,据以确定节气的平气(恒气),正式采用以太阳在黄道上位置为标准的定气。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大改革。
《太初历》
《大明历》
《皇极历》
《大衍历》
《宣明历》
《十二气历》
《统天历》
《授时历》
《崇祯历书》
《时宪历》
▲ 中国历法演变的重要节点

  节气为农事生产的各个环节注明了时间坐标,也由此形成农耕时代农忙、农闲交替的生活节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诗中,有“种豆南山下”的勤耕,也有“卧起弄书琴”的闲适。一张一驰、劳逸有度,忙时汗滴禾下,闲时采菊东篱,既浸润着古典田园的诗性之美,又蕴含了中国人顺天应时的哲学思想。

观刈麦 (节选)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指南里,农作物长得最快的夏天,也是农人最忙的耕作时节。古语中的夏,本就有“大”之意。夏天的两个节气小满、芒种,其得名直接和农事相关。

  立夏小麦灌浆,小满“麦粒渐满”,芒种“忙种”麦收……在夏天的暑气和雨水的交替淬炼下,各类作物旺长,农人也进入抢收抢种的农忙季。农谚“立夏见夏”“芒种不种,再种无用”,都充分说明夏耘对于农作物收成的意义:夏忙不忙,就可能颗粒无收一年白忙。

▲ 种子的一生

  当春的新绿转为夏的浓碧,少年的青涩化作青年的激越,人生的自留地也迎来了夏忙。在今天,以节气为指南的传统农耕早已经过跨越性的换代升级,但从农耕文明绵延至今的一个“勤”字,却已深深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在无数青年的热血中喧响。

  如果说古人的田园是为求远离樊笼复返自然的净土,那么,现代田园则是后浪们激扬青春的舞台。因为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夏忙时的勤耕细作,必将换来秋收季的金谷满仓。

  二十四节气,用时间的框架为人与自然构筑了一个循环流转的环形生态圈,气象、天文、地理、物候、人事,都被有机统一起来。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圆融之美,尽在其中。

  古人以五日为一候,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一年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的三候,都记录了不同的气候、物候现象。如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既有气象变化,也有自然界生物的活动。人类作为大自然之子,在每个时节都有相宜的活动,如此在寒来暑往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七十二候概述图
▲ 点击查看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物候特征
(资料来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央视网)

  在二十四节气用时序编织的四季画卷中,天上有云卷云舒、莺啼燕啭,地上有花开花落、蛙鸣蝉噪,人们在四季的轮换中晴耕雨读,花开赏花,雪落观雪。万物应时而生,依序而动,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能在时间的流转、日月的变幻中,应和大自然的旋律找到自己的节拍,演绎自己的生命之歌。

  以人生对应四季,我们的中年正如自然界的秋天,人到中年的圆融通透,恰如四时之秋的沉静和谐。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分也是现在的丰收节。这个时节层林尽染,橙黄橘绿,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隽朗,更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阔。秋阳杲杲,秋水澄明,经过春天的初生、夏天的疯长,万物迎来各自的收获季,竞相绽放生命的丰盈,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美与共的秋景图。











▲点击色块,欣赏秋天的丰富色彩

  立秋摘花椒,处暑摘甜瓜,寒露螃蟹肥了,霜降柿子红了……秋天的节气菜单,如同这个时节大自然的色彩一样丰富。《红楼梦》里群芳对菊品蟹,菊花诗清雅,螃蟹咏辛辣,引人回味。老舍笔下北平的秋天,小白梨带霜,大海棠醉甜,栗子香,羊肉肥,比天堂“更繁荣一点”。

识别二维码参与互动,领取个人专属海报
↓↓↓↓↓↓
▲ 点击圆圈,查看舌尖上的四季

  人生到了秋天,视野里是天高地阔,心底有云淡风轻,所见皆豁然开朗,内心的丰盈便是最大的收获。人们常说,中年最易与世界达成和解。这种和解,并非对生活的妥协,而是阅尽千帆之后,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定力,能从内心接纳和拥抱生活,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和谐共处。在春天播种梦想,夏天洒下汗水,秋天定会赢得属于自己的丰收。

  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人的“时间与存在”,它以循环往复的时间之轴呈现了大自然的运行节律,指引人们循时而动、顺势而为,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古人讲究“道法自然”,主张根据自然规律、时间变化来安排生活作息。不同的节气,习俗亦不同。比如冬至祭天、夏至祀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谷雨品茗看牡丹,小寒宜对雪赏梅。清明气清景明,适合出游踏青;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是孩子们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机。

▲ 点击查看四季生活习俗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自然时序更替的刻度,也是人类本身生命机体变化的标尺。古人认为生命、自然的节律与节气时令密切相关,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养生之道:把握时间的节点,顺着大自然的节奏,依着时令节气的变化而饮食调理、健体强身。

  武侠小说里,高手练功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闭关修炼,以求练到“人剑合一”的境界。而对于我们身处的大自然,冬天是最适宜的闭关期。此时天寒地冻,万物休眠,为来年的春生蓄势,因此冬季主藏。

  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而冬季“藏精”的方式就是进补,比如冬至前后宜喝羊肉汤。

养生的节奏
▲ 点击查看一年中养生关键词的关注度趋势对比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除了饮食调养,冬藏也包括情志上的潜藏。明代养生奇书《遵生八笺》称,冬天“万物伏藏,君子谨戒”,意即冬天万物闭藏休养,人也要顺势而为,怡情养性。而按照由此衍生出的关于“养藏”的处世哲学,作画需留白,书法需藏锋,故君子应“藏器”。器指胸中才学,藏器意即潜藏才能,待时而动,适时而发。

  • 《踏雪寻梅》
    宋-王镃
    探春绕遍玉阑干,
    香暗冰痕屐齿寒。
    怕有花头遭冻损,
    枝枝呵手掐来看。
  •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点击闪动的圆圈 查看古人如何过冬

  冬天是一年的终章,也意味着四季即将进入崭新的下一章。万物生灵在冬天闭藏,是下一轮生命循环开始前的休养生息。藏,是自外而内收敛,回归本原的过程。天地万物在冬藏的过程中相谐相融,合而为一,共同为新一轮生长蓄积能量。

  返璞始能归真,宁静方可致远。种子在冬天的冻土下蓄势,东风一来便会破土。生命没有休止符,只有循环流转的一次次翻篇,如此四季轮换,生生不息,连缀起了我们永不间断的时间简史。

源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
是古人与天地万物的对话
是从时间的存在中认知生命
从生命的感悟中发现永恒
 
现代都市的钢筋丛林里
节气或许不再是现实指南
但它植根中华文明的那缕文脉
始终连接着我们的心灵家园
指引我们倾听时间里的声音
从古人的生命哲学中汲取营养
同时倾听大自然的召唤
与身边的一花一草同呼吸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去寻找二十四节气的奥妙
时间,自然,生命……
所有的秘密都等待我们解开
策划:曾振求  查昭  吴康安    统筹:郭金富  方田  李砚青  李克伟    文案:周晓燕    编辑:郭蔓  桂思敏  郑青  董晓骞(实习生)    设计:李砚青  蔡畅  王昌羿    技术:黄小明  王明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湖北文明网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