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
多久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
比如,今年5月中下旬,李克强总理出访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四国。由于国务院常务会议要由总理召集和主持,在李克强总理出访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国务院都没有召开常务会议。
还比如,2008年11月5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破例一天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据统计,上届政府共召开了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备注:从发布的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新华社稿件中,“改革”一词出现近百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
“促改革”观察
锐意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
已召开的2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有43个主要议题。其中,涉及改革议题逾10个。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议题之一。10余个议题中,既涉及到简政放权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涉及到“营改增”的财税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还涉及到农业改革、铁路投融资改革、养老服务改革等。
简政放权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关键。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1次常务会议,就把议题集中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上。会议确定,将《方案》内容分解细化为72项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开弓没有回头箭。4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6日、6月19日,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分别取消和下放62项、32项行政审批事项;7月13日,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事项。
巧合的是,机构如何改革、职能如何转变,这也是3月17日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向李克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当时,李克强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在他看来,政府职能转变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截至7月,新一届政府总共取消和下放了215项行政审批事项。履新才4个月,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的任务就已完成了近三分之一。
如果说简政放权是快马加鞭,那么,在其他领域,新一届政府更多的是进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比如“营改增”。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就亲自“督阵”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在上海取得实效后,他又力推将试点扩大到9省市。今年4月10日,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4次常务会议,就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行。
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的特点,从发布的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新华社稿件中,也得以窥见:在这些稿件中,“改革”一词出现近百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新一届政府更加强调改革的作用,现有一些改革措施、方案、试点正在实实在在地推进,充分体现出新一届政府加快推进改革的决心、“向改革要红利”的意图。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