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从地理中央上升为战略中央

发布时间: 2012-10-21 08:22   来源: 长江日报   进入电子报

    1枢纽+3中心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商贸流通中心

    国家先进制造中心 国家创新示范中心

    【解读】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规划纲要》将我市的国家战略功能定位为“一枢纽三中心”,“一枢纽”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即“国家商贸流通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国家创新示范中心”。

    交通枢纽:塑造物流成本洼地

    目前,我市中部交通门户枢纽的地位尚未确立,国家综合交通网络中心地位不突出,运输组织功能不强。天河机场客货运输能力与沿海机场相比偏弱,长江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仍处于起步阶段,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发挥不足。

    《纲要》提出,我市要以机场为中心,打造面向中部的2小时交通圈。完善“江海直达”航线网络,推进保税港区建设,完善“水水转运”体系,加强重点港区的建设及其与周边产业基础的协同发展,加强货运铁路与港口、产业园的衔接,建立空铁转运中心,物流与交通、商贸、产业联动发展,形成物流运输成本洼地。

    商贸中心:吸引企业总部入驻

    目前,我市商贸规模较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现代经营方式普及率不高,仍以中端和低端消费占主体。本地产品占生活消费品市场份额小,另一方面,雄厚的大工业基础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总体规模小,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弱,总部经济欠发达。

    《纲要》认为,应重点建设重化工业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整合区域生活消费品产业,优化市场布局,辐射中部。充分利用在货币市场与产权市场的优势,打造特色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两江四岸核心“金融服务区”、近郊“企业总部集聚区”和外围“专业服务中心”相结合的生产性服务网络。

    制造中心:拓展芯片制造产业

    目前,我市制造业总量能级较低,体系完备,但缺少国家级战略优势产业,与周边城市产业互动有限,优势“独大”,缺乏区域性工业整体支撑,工业用地地均产值较低,制造业集中在主城区三环附近,远郊工业发展不足,与重要的交通设施、门户整合不够。

    《纲要》指出,武汉新一轮“再工业化”不再是简单的外延式规模扩张,而应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工业效益。大力拓展光机电一体化、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加快重化产业升级,建设精品钢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淘汰经济效益不高、地均产出过低的产业。优化布局,将工业转至郊区,主城区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创新研发、企业总部为主。

    创新中心:南望山作为服务中心

    目前,我市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优势高科技产业有限,龙头企业不强。东湖示范区发展绩效不理想,土地承载经济活动能力较弱。国际化水平不够、市场外向性不足,制约了创新资源聚集、科技成果交流。

    《纲要》指出,要推进资本、人才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的聚集,推进科技金融的创新,建设专业化、集群化的产业园区,注重科技成果的传播扩散,选择南望山作为创新服务中心,提供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创新服务,建立更加流畅的研发、孵化、融资渠道,使光电、通信、生物等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良性发展。(见习记者康鹏)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刘郸)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武汉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