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谈海亮 黄士峰 通讯员万骄阳
8日上午9时整,蔡甸区新庙村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内,当天唯一一名全天候值班员、30岁的周艳萍,做完整点气象数据更新后,点击打开网上“十八大”直播视频。
6年来,周艳萍作为一名基层气象观测站工作人员,都是早上6:30到岗,一个人在这里待一整天,每隔一小时检查设备、更新数据,直到晚上8时才能下班,工作单调而枯燥。但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安稳而幸福。
在过去10年间,周艳萍和许多“80后”一样,经历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分享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也感受着伴随社会转型的阵痛。“如果物价能低点,食品能更安全,看病不那么难,生活就能更满意了。”她憧憬着。所以,昨天她特地带来了笔记本电脑,以便工作间隙上网收看“十八大”直播。
窗外,温度计、风向风速传感器等各种设备正在不停记录着实时气象数据;室内,一根网线连接的电脑,实时将千里之外人民大会堂的声音画面,传送到这间武汉远城区的气象观测站值班室。工作电脑上,温度、风向风速……一项项气象数据静静变换,这是周艳萍的工作;一旁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胡锦涛同志正以平稳有力的语调向党代表作报告,这是另一种国家气象。
“作为普通人,我最关注的是报告中有关居民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的纲领性意见。”她说。当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时,周艳萍看得格外认真。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在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北京大会堂里的十八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