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红马甲”里,有城市治理良方——知音汉阳用爱筑起一座“志愿暖城”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09:47 来源: 湖北日报

3月4日,汉阳区启动2021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打造“一揽子”志愿服务项目和计划,将“雷锋月”变成“雷锋年”。

清明时节,一杯姜茶暖人心。

疫情期间,汉阳全区上万名志愿者一线战疫。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知音故里,阳光满怀。

6月25日,在这个有风的夏日里,行走在武汉市汉阳区,“一城汉阳人 半城志愿者”公益宣传语随处可见,活跃在街头巷尾的“红马甲”,成为一道道明媚的流动风景。

“我是一名老党员,从事志愿服务已30多年。”

“我是90后志愿者,是疫情将我们青年一代淬炼!”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

2020年,汉阳区全面打造“志愿服务之城”,短短一年时间,汉阳常住人口86.5万人中,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过半,46.6万名志愿者用爱筑起一座“志愿暖城”,用满城“志愿红”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知音情怀 薪火相传——

红色热土上,汉阳儿女擦亮城市印记

“你问我,我怕吗?怕,当然怕!但我相信,武汉一定能行,我也一定能行!”6月25日下午,在汉阳区晴川街道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活动现场,汉阳区“00后”志愿者张玉欣与大家分享她的战疫故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当时才19岁的张玉欣,刚刚以“小水杉”的身份,结束了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面对疫情,她毅然加入龙灯社区“关爱行动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购药专项志愿者,揣着一沓厚厚的医保卡和购药单,辗转武汉各大药房,每天为小区将近200名老人购买五六十种药物。

“买药,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没有任何药理知识储备的我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区分相似的药名,需要记下每一种药的医嘱说明,需要给每一位老人准确传达用药注意事项,并时刻关注和记录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天,张玉欣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但第二天,她又会满血复活,带着老人们的信赖,继续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这段难忘的战疫经历,成为我人生的新起点。”如今,张玉欣选择成为一名晴川街道的基层工作者,继续用青春和汗水,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带动更多居民成为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精神在汉阳持续唱响。2021年4月,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区11个街道116个社区共招募志愿者上万人,志愿服务时长超百万小时。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无需号召和发动,汉阳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依托全区363个小区“红色驿站”,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守护共同的家园。

而这一切,也与这片热土上,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红色传承密不可分。

汉阳,大禹治水江汉朝宗,屈原登山忧国忧民,三国文化至今犹烈,知音相会千古绝唱;

汉阳,见证过辛亥革命的硝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向警予等数百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

张之洞倡建的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令“汉阳造”响誉全国。

“汉阳是知音故里,汉阳人历来就拥有知情重义、互信互爱的精神特质,这是我们的城市印记。”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说,“红马甲”里,有城市治理良方,打造“志愿服务之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城市基层治理开出一剂调理城市软环境的“中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6月24日,武汉市“拼抢实”落实季工作推进会召开。汉阳将“双创”工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紧密结合,强化保障,系统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力推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1月至5月,汉阳“两创一管”工作测评排名武汉市第一。

知音故里 文明流淌——

战时舍生忘死,平时日行一善

2020年10月28日,汉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平战结合”四级志愿服务队全覆盖,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和机制,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

该中心统筹全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重点突出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和应急力量整合储备,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

战时舍生忘死,平时日行一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接力者、卫生健康、应急救援、互助关爱、新时代文艺轻骑兵、青年突击队、心理咨询……活动现场,汉阳区七大专项志愿服务队伍、11支街道区域类志愿服务分队获授旗。

“截至6月,汉阳区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实现街道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成107个。全区活跃着1152支志愿服务队,其中,11个街道志愿服务分队、116个社区中队、1025个网格小队及特色服务小队。”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党建+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汉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架构,以及“区级总队、街道(行业)分队、社区中队、网格小队”四级志愿服务队伍,发展“334运营模式”,志愿服务工作平台与社会工作专业平台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五社联动”,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10+N”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以赛促练、以赛促进。

2018年,汉阳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扬帆起航,累计发掘、培育、推广志愿服务项目55个,投入扶持资金40余万元。通过项目大赛,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落地社区常态化服务群众;志愿服务水平直线提升,仅2020年全区就有8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比如七里一村社区‘红牛’志愿服务队,通过大赛孵化,实现‘裂变’,同时,培育了‘红手套’‘红树苗’‘红印章’等一批‘红’字头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汉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红色传承、心理疏导、应急救援、邻里守望、环境保护、社区治理……2021年,汉阳区第四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正如火如荼开展中,呈现出项目总数多、参与对象广、项目类型全、党史教育融合深等特点。全区114个项目申报参赛,参赛主体不仅有社区、公益组织,职能部门、公司企业也积极参与。

如今,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激励下,加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团队的引领示范,汉阳区志愿服务工作正在朝着“一街一品,一社区一特色”的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及宣讲活动60余场,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行组织的志愿服务基础通识、志愿服务实操技能培训,以区直部门为主组织的防疫知识、应急救援、卫生健康、人民调解等专业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各文明实践所、站不间断开展党史学习宣讲、优秀志愿者分享活动、志愿者团队能力提升等各类培训,惠及全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共计1.36万余人次。

汉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也即将上线,打造“指尖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该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可与中国志愿服务网系统无缝衔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可在平台上实时发布、更新各类实践活动和信息。”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知音力量 汇聚成炬——

每个人的高度,决定城市的高度

每一个人的高度,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

李宏杰是一名退伍军人,作为一名党员,疫情期间一直冲在一线。在他的影响下,龙阳街道芳草社区的26名退役军人纷纷加入,成立了一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巡逻,调解邻里矛盾,保护小区环境。

老关新城小区是一个还建小区,目前有1800多户居民,以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为主。其中,特需帮扶人群将近200余人,占常住总人口的7%。为此,四新街道澜菲溪岸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工、自管党员、下沉党员、小区志愿者,五方共同成立“十分钟管家”红色志愿服务队,针对该小区内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十分钟内应急上门服务。

“党员先行志愿服务队创立以来,已组织400余人次参与志愿活动,有效解决了小区道路拥堵、环境脏乱、车辆乱停、市场秩序差等问题。”鹦鹉街道桥机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通过“党旗增辉”项目,孵化了一支年轻化、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先行志愿服务队,队伍包含下沉党员218名,核心成员10人,卫健系统、教育系统中的青年党员占比达65%。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琴断口街道紫荆花社区支部书记程红军介绍,该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2020年4月,汉阳区三支队伍下沉社区后,于2020年8月底启动“红印章”志愿服务共同体项目,邻里互助,五社联动,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与此同时,汉阳区积极探索“公益银行”积分兑换机制,2018年以来,以“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在琴断口街、龙阳街的10个社区进行试点,形成了一批宝贵的经验,截至2021年5月,全区已有56个社区开展“公益银行”积分兑换工作。

“不仅人人以‘我是志愿者’为荣,而且以‘我为志愿者服务’为荣。”在汉阳区建桥街道,多个商家积极向志愿者推出打折活动,已向辖区志愿者发放数百张优惠消费券。“虽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并不求回报,但看到社会各行各业对志愿者的认可,还是感到特别暖心。”建桥街道志愿者蒋先生说。

遍地“志愿红”,明德惟芬芳。

“让我们用爱见证爱!”5月7日,在汉阳区琴台大道汉阳铁厂旧址,一对刚刚在此安家的新人,在“一城汉阳人 半城志愿者”公益宣传栏前合影留念,相约一起成为志愿者。

文/图 何智 黄璜 张航 李浩

【纠错】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