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原创新闻

兴山:“红马甲”穿行在大山深处 让折翅天使焕发生命光彩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5日12:51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平先)“老师——给我——带来了——香蕉——牛奶……”兴山县古夫镇咸水村的小朝阳扬起小脸,一脸幸福地向爸爸“汇报”。7月3日,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提灯同行”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像往常一样,带着营养品和慰问金来到小朝阳家里,小朝阳见到熟悉的老师,激动不已。

志愿服务队的李军堂、夏昌琴、李辉3位教师精心准备了送教内容。“今天的教学内容有生活语文‘我的家人’,生活数学‘5的认识’和行走康复训练。小朝阳完成的很好。从‘不开口说话’到‘能完成5个字的短句’,从‘不能站立’到‘可以借助辅具行走’,他的变化不仅让老师开心,他自己也自信阳光了,家长更是看到了希望。”该小组组长李军堂兴奋地说。

像小朝阳这样,由于身体重度残疾、无法上学读书、但是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知识教育、康复训练服务的重度残障儿童,在山区县兴山县就有15名。2016年,因为人口普查和大数据比对,兴山特校和这样一群重度残障儿童相遇了。从此,这些孩子就成为兴山特校最牵挂的群体。为了破解教育、康复难题,学校成立了“提灯同行”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招募了12名志愿者,为这些重度残障、不能入学就读的孩子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制定详实的计划、科学培训志愿者、注册登记一气呵成。“我们期待送教上门如同一盏灯火,缓解其残障程度,树立生活信心,照亮成长的路,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振兴这样介绍“红马甲”的初衷。

“红马甲”送教途中。通讯员 供图

围绕这样的期许,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挤一部分、教职工自掏腰包捐助一部分,为重度残障儿童开展四项服务:一是精准摸底送政策。与县残联对接,让“教育资助”“社会救助”等政策惠及每个家庭。二是精诚服务送温暖。每次送教,根据学生个体需求和家庭情况,同时送去康复器材、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三是精心规划送康复。在科学评估、研讨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康复训练。四是精细培育送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和知识点,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在校生一样的教育服务。

“红马甲”帮助小朝阳进行行走康复训练。通讯员 供图

“我还清晰地记得,刚刚到距离县城60多公里的百城村宣传送教政策时,小泉垚的爷爷还将信将疑。70岁的老人家说,你们到家里来教学,还送吃的、穿的、用的,你们到底图什么呀?后来我们坚持下来了,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我们用超越亲情的大爱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助折翼的天使再次飞翔。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把我们当亲人一样。”青年教师韩赟赟老师在送教日记里这样记录。

“辛苦是辛苦,但是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不能发音的孩子可以喊‘妈妈’了,不能站立的孩子可以走路了。孩子们的世界不再是卧室里那一方小小的天地。 15名送教对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有两人进入特校学习,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校园生活。家长更是走出了绝望的泥沼,从孩子的变化里看到了满满的希望。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红马甲”李辉老师动情地说。

美好相遇,彼此成就。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红马甲”,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他们“身怀绝技、无所不能”。在送教途中,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爆胎、抛锚了,他们是汽车修理工;酷暑难耐、烈日当空,他们是大山深处的搬运工;冰天雪地、汽车打滑,他们又是雪地里的逆行者。他们品读着奉献的快乐,也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其中3人荣获全市特校教师康复技能大赛一等奖,5人撰写的送教论文在《中国残疾人》《特教天地》等刊物发表。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振兴先后被表彰为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爱心天使”,宜昌市“最美志愿者”,兴山县“拔尖人才”。胡平先被表彰为“全国特教园丁”。拍摄的专题片《党徽闪耀 爱润无声》,获得湖北省三等奖,“提灯同行”被表彰为县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红马甲”赠送牛奶香蕉。通讯员 供图

目前,兴山特校的18名“红马甲”已经成为兴山县志愿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兴山县粮油储备有限公司、汇兴种养殖合作社等爱心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仅今年助残日期间就为残障儿童捐赠平板电脑、营养品、爱心资金共计3万多元。大家正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为使命,携手同心,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战志愿服务新征程,创造志愿服务新成果。

【纠错】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