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唤醒千年漆艺 焕彩现代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07:45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16日,在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制漆师傅用木耙在直径2米、高1米的木盆里搅拌生漆。

4月16日,在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员工在绞漆车上过滤生漆。

6月8日,年轻漆艺师相宇(右)和王洋(左)在精心打磨漆画《万山红遍》。

6月8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内,市民游客排队体验大漆漂流扇制作技艺。

6月15日,历时3个月制作的漆画《万山红遍》终于完工。

5月8日,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吴星在绘制漆画《万山红遍》。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国漆,又名生漆、大漆,是从我国特有树种漆树上采割的漆汁,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独特文化遗产,因其光泽好、耐腐蚀,被公认为“涂料之王”。

6月15日下午,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头村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大漆文创艺术研究中心,两名年轻的漆艺师正在搬运大漆制作的山水画。在这座简陋的三层小楼里,接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漆艺师们用大漆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

这件《万山红遍》漆画长2米,高2.2米,是武汉东西湖区尚先生定做,由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大漆文创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吴星创作。“这幅作品,经过选底材、做底胎、初稿、定稿、刷漆、贴蛋壳、贴金、打银、彩绘、刻线、罩漆、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历时3个月而成,可长期保存,画面色彩随着岁月沉淀会变得更鲜艳。”吴星说。

让传统技艺“活”起来,必须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市场、技艺与产品更好地对接,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焕彩现代生活。

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过去的武汉国漆厂拥有漆原料精加工技艺,其“武汉国漆精制技艺”被审定为湖北省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但非遗国漆技艺“养在深闺人不识”。

如今,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旗下的手艺人一方面坚守匠心,复原技艺,带徒传承;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现代理念,推陈出新,设计出精巧时尚的文创产品。

“在传承传统国漆技艺的基础上,2019年我们成立了大漆文创艺术研究中心,把传统工艺与时代元素结合起来,加大研发力度,拓展非遗用途。”武汉市国漆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方煜说。

在吴星和研究中心年轻漆艺人的努力下,公司已开发出诸多适应新时代生活美学的时尚漆艺文创产品:大到时尚家具、壁画、居家装饰画,小到口红、耳饰、项链、胸针、U盘、手表、钢笔、手机壳、蓝牙音响、汽车内饰等,可以说万物皆可漆,将国漆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去国漆多是在木胎、布胎、皮胎上进行工艺制作,现在发展到可以和陶瓷、金属、玻璃、树脂、亚克力等大部分现代材料结合。

通过互联网销售和拓宽国内市场,武汉国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漆艺文化产生兴趣,漂流漆扇、漂流书签,正成为人们喜爱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传承与创新并重,武汉国漆技艺正逐渐走进现代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