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地大团队开发深度学习模型 揭秘大灭绝事件中的生物形态演变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19:1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王俊芳)6月20日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发了一个自动化模型(DeepMorph),用于研究大灭绝前后生物形态演化过程。该模型加快了形态数据提取过程,减少人为主观性,研究路径有助于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客观性。相关研究历时约2年,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上。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次大灭绝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约80%,也深刻地影响了生物的形态多样性。

通常认为,在大灭绝时期,某一生物门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增减方向一致。但有研究通过对生物化石形态、结构的分析,表明存在不一致性。此外,不同分析样本、分析方法等导致科学家们对同一课题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科学结论众说纷纭。

宋海军教授团队开发深度学习模型,分析了菊石、腕足动物、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和牙形动物在内的六个海洋生物门类,总计599个属的化石图像,对比全球古生物数据库得知,研究样本占比六个门类已知属的83%,研究具备普遍意义。

研究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菊石、腕足动物、介形虫、双壳类和腹足类动物的形态多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牙形动物的形态多样性在大灭绝后反而增加了。

论文第一作者、地大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刘小康分析,生物大灭绝发生后,生物种类迅速减少,它们的退场使得海洋中空出许多“生态位”,这些生态位被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重新占据并演化出新的形态。大灭绝时期强烈的火山事件导致的快速二氧化碳释放和海水酸化,导致菊石、腕足动物、双壳类等钙质生物对环境变化反应剧烈,物种大量减少并伴随形态多样性的降低,那些具有复杂、厚重的壳体和纹饰的类型更容易灭绝。而牙形动物相对更适应大灭绝后的环境,趁机发展并占据更多的“地盘”,并发展出多样的形态。

刘小康介绍,模型自动提取生物化石轮廓形态并将其数字化,可高效分析大规模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可重复性强,未来可运用到更多生物门类的演化研究中。

据悉,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在《自然·生态与进化》上发表论文。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