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速去打卡!武大凌波门栈桥今日正式回归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08:2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孙姝 杨升

“三道”分流彻底告别人车混行,武大“拆墙透绿”显露人文气质,400余株大树“美颜”归来,一棵未少,凌波门栈桥焕新人气不减……6月24日,东湖绿道三期完成最后的建设收尾工作后,开始拆除沿线布置的围挡与水马,下午,已有不少市民提前赶来“尝鲜”,一览绿道魅力。

八大景点各美其美

东湖绿道三期沿线建有“一廊十一景”,其中八个景点与市民游客见面,各有特色。

位于双湖桥下、放鹰台旁的石矶长滩所在地原是一片树林,挡住了行人的观湖视线,加上驳岸较陡,游客也无法亲水。改造后,这里设置了缓坡,使湖岸可以自然入水,移除了部分树木,换上缓坡草地和休闲座椅,让游客可以在戏水、休憩时观赏东湖、远眺磨山。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大门附近的院墙上,在原有的“水经新注,生命之源”主题浮雕两侧,增建了4块内容相关的新浮雕,形成一条融合传统文化及长江水生生物知识的浮雕长廊,既深化主题,又营造新景观。

在东湖帆船基地旁的半侧山下,天涯海角景点依托山形水势,在湖岸边约200平方米的范围内营造出了一片“热带海滩”。3000吨景石堆砌成海边礁石模样,与山体成一色;4000立方米从福建、海南运来的海沙铺满水岸,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一般。

在风光树“一棵树”景点周边,施工仍在继续。设计人员介绍,这里未来计划建设一级驿站,提供停车、商业、休闲等服务,将成为市民游客进出东湖绿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和服务窗口。

凌波门栈桥焕新归来

在东湖绿道三期沿线景点中,武大凌波门栈桥最受市民游客关注。改造前,凌波门栈桥存在诸多问题:原有桥体结构不稳定,石板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和松动现象;岸边周边路面破损,设施陈旧,缺少休憩游赏空间;湖底坑洼不平有旋涡,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后,护坡变成既实用又美观的台阶座椅和平台花池,这一设计不仅解决地形高差问题,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近湖水,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一系列错落有致的休憩空间。天然游泳区域则进行清淤平整工作,清除水下沉积已久的淤泥与杂物,恢复水域的自然深度与清澈度,同时对游泳区域的底部进行平整处理,专门在水底铺上半米深的海沙。栈桥桥面也进行扩宽和加固,新增水下栏杆和不锈钢泳池台阶,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此外,栈桥周边还布置有四组立杆式组合激光投影,一到夜里投射画面,美轮美奂的水面激光秀将带来梦幻般的光影体验。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改造措施,凌波门区域将成为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武大“拆墙透绿”凸显书香味

沿绿道漫步,东湖绿道三期的LOGO在地面随处可见。这些标识设计上整体看既似学士帽形状,又像武大建筑的飞檐状,采用拉丝不锈钢和激光刻蚀,一旁标注“东湖书香道”。

临武汉大学一侧的人行道修葺一新,围墙也分别进行了改建和提升,实现“拆墙透绿”的效果。沿着东湖南路行走,武汉大学工学部教学楼、学生宿舍、音乐厅等建筑风采透墙而出,与东湖湖景融为一体。

此外,东湖南路上的文化创意井盖表面的立体图案凸显地域特色,都带有东湖元素,如凌波门栈桥、楚天阁、樱花及东湖之眼等。武汉城发集团所属市政集团桥梁公司东湖绿道三期项目经理王晔介绍,该井盖为铸铁材质,其承载力能达到40吨以上,表面涂刷了亮面漆,兼顾美观和安全。

而沿线的新路灯采用“飞檐”风格,采用珞珈绿与深灰色设计语言,除照明功能外,还兼具了5G通信、一键求助、信息发布、24小时安防等科技元素。灯柱搭配导视牌、方向牌、红绿灯等设施,实现多杆合一,“净化”了视觉体验,带来更舒适的漫步体验。

400余株高大法桐“美颜”重塑

东湖南路从“渔火阑珊”至“一棵树”景点约3公里的距离内,道路两旁生长着400余株茂密、高大的法桐,形成了一条绝美的滨湖林荫道。其中不少法桐受到病虫害侵扰,还存在倾倒风险。为此,东湖绿道三期工程特意聘请了武汉市园林生态集团创然公司负责沿途大树保护工作。

创然公司项目负责人周鹰介绍,东湖南路沿线法桐树均为20世纪70年代前后种下,树龄已有五六十年,属于“年高老迈”。此次保护工作中,创然公司项目团队采用了与古树名木复壮相同的“待遇”:对400余株大树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测评和探根检测,实现了“一树一档一治疗方案”。

经过摸底,他们发现:400余株大树主要存在树干倾斜、树根突起、树洞中空等病状,部分法桐还出现了天牛虫害、白粉病等病虫害苗头。项目团队悉心呵护这些大树,在施工时用竹片、无纺布将树干打上“夹板”防撞,做足了保护工作。

针对病害问题,大树保护团队分类施策,一一攻克:有的树身留有树洞的,就对树洞进行清腐杀菌处理后涂上白石灰或填充剂,防止树干被病虫、雨水侵入。有的树患有白粉病,就采用雾炮机、农用无人机结合的方法,对大树的下、中、上层枝叶进行药物喷洒,确保不留死角;有的树树根突起,就对树根重新修剪,并根据土质进行表层换土,从根部储备足够营养。

对于普通“歪脖子”的法桐,项目部采取维护式修剪,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体树冠适当疏除或短截,减轻树冠负担,调整重心,以达到缓和树势、平衡生长的目的。对于部分下垂的枝条则进行“留景式”修剪,略微梳理重叠的、并行的、交叉的枝条,留取几层清爽的法桐叶,为游客保留自然风景线。

在武汉大学洪波门对面的临湖区域,有8棵法桐树干倾斜,树干偏向湖面,有倾倒风险,项目部对其使用了绿色的仿真树干进行永久性支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些仿真树干很粗,内部由钢筋焊接而成,表面还有树皮纹理和树洞,与真实的树干一模一样,既牢固又不失美观。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