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湖北走出的“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家乡人深情缅怀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3日07:3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沈作

她,一生经历曲折,精彩传奇,不但是一位著作宏富的作家,还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活动家。被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是世界文学交流的开拓者,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

她,生于湖北长于湖北,对故乡满怀热爱和眷恋。旅居海外60年仍满口乡音,对家乡念念不忘。

她,就是湖北籍著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2024年10月21日,这位传奇女作家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享年99岁。

消息传来,家乡湖北各界相关人士纷纷表达缅怀和悼念。

聂华苓生前照片。

一生致力推动文学交流享誉世界

聂华苓祖籍湖北广水,1925年生于宜昌,从小在武汉长大,1964年旅居美国。其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成果丰富,影响深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翻译集《百花文集》等。

聂华苓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就是与丈夫安格尔创办了举世闻名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自1967年起,该计划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空间。萧乾、艾青、丁玲、王蒙、冯骥才、汪曾祺、莫言、苏童、迟子建等150多位中国作家,都曾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坛。1976年,世界各国三百多名作家联合提名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聂华苓是少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工作上都取得较大成就的作家,她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及其运行模式,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聂华苓研究学者、武汉轻工大学讲师汪亚琴博士表示。

汪亚琴与94岁的聂华苓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前多次回湖北,对荆楚文学影响巨大

作为从湖北走出的文坛大家,聂华苓对家乡情感深厚,对湖北文学影响巨大。

聂华苓从小住在汉口两仪街(今洞庭街)。1978年,她首次从国外回到故乡,看到武汉的巨大变化惊喜不已。在文章《三生影像》中写道:“我终于回到大江上的家乡了。长江的水和三十年前一样地流,江汉关的钟和三十年前一样地矗立……”

1980年5月,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一起,再次重返家乡,在武汉度过了7天开心而难忘的返乡之旅。当时著名作家徐迟、碧野前往武汉港口迎接了聂华苓夫妇。在汉期间,聂华苓夫妇会见亲友,举行了两场报告会,并参观大江书画社、国棉二厂、编钟展览,观看了楚剧、汉剧表演,行程十分丰富。他们所到之处,洋溢着一片温馨情谊。

1987年,聂华苓曾应邀到湖北大学讲座,在当时掀起不小的文学热潮。“聂华苓是我的硕士生导师李恺玲教授就读南京中央大学时的同学,我们师生有幸听她来湖大讲座。当时她一袭蓝色连衣裙,风度翩翩。”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刘川鄂回忆。

在聂华苓的家乡广水,建有聂华苓文学馆。2023年11月6日,该文学馆在广水市印台山文化生态园揭牌开馆,馆内展陈面积约1800平方米,陈列展出聂华苓亲自挑选并捐赠给家乡的照片、图书、文献、实物等近3000件,是展示聂华苓文学成就、收藏聂华苓研究资料最权威的文学馆,馆名由人民艺术家、前文化部部长王蒙题写。

杨建忠邀请王蒙先生(左)为聂华苓文学馆题写馆名。

斯人已逝,精神风范永存

10月21日下午,得知聂华苓逝世的消息后,不少家乡人就于第一时间前往位于聂华苓文学馆表示悼念。

“聂华苓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之窗,架起了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她虽已永逝,但她的文学精神已通过各个经纬度的语言,传达给全世界广大读者。”聂华苓文学馆发起创办人、退休干部杨建忠说。

“2019年夏我在爱荷华访学,聂华苓先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离开爱荷华前,已经94岁高龄的老人家一定要请我去餐厅吃饭,那份恩情我要铭记一生。”曾经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3个月的青年学者汪亚琴,听闻聂华苓离世消息,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本打算年底发表一组文章庆祝老人家100岁生日,不想成了永远的遗憾。”

湖北作家任蒙也是广水人,他为家乡走出文坛大家深感自豪,曾写过一篇文章《故乡的聂华苓》。他认为,聂华苓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去年,聂华苓文学馆在老家建成,开馆仪式上主办方让我题写几句话,我写下了‘聂华苓先生:史诗人生,文学慈母,故乡之光’。”任蒙说。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