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刘波 胡宗波
10月25日,秋日明媚,阳光正好。湖北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87岁老人宋秀成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晒着太阳,与邻居话着家常。
2000年,因三峡工程蓄水,宋秀成一家从恩施州巴东县三峡库区搬迁至此。当年,巴东县5个乡镇、13个自然村的千余名土家族村民搬迁到沙洋范家台安家。2009年,三峡土家族村经批准正式成立。
当日,极目新闻记者一进村口,就看到移民广场北边墙上的一幅地图,上面记录了村民搬迁至江汉平原安家的全景路线,这是三峡土家族村全体村民的共同记忆。依山傍水的三峡土家族村,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吊脚楼,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回忆。
从峡江到平原,24年间,三峡土家族村移民群体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年收入从移民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3.1万元,三峡土家族村也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日子越过越舒心”
三峡土家族村风貌
同村的向国英老人已经90岁高龄,精神矍铄,如今四世同堂,儿孙均工作稳定。“搬迁那天,下着大雨,晚上从巴东城里出发,到达沙洋住所已是第二天早上5点。尽管当地政府已经提前建好了红砖房,可当把从巴东带来的物件一件件抬进屋时,背井离乡的辛酸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还是涌上心头。”回忆起24年前移民的场景,他仍记忆犹新。
“从峡江到平原,离开的是故土,迎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在所难免。”村党支部书记杨祖安说,土家汉子在高山种惯了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对平原种地反而不适应。好在村民们勤劳,当地政府和百姓也热情,大伙很快就学会平原作物的种植要领,依靠种棉花赚到第一桶金。
2008年,三峡土家族村根据本村土壤特点,以每平方米1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集中流转土地架设钢构大棚,配套建设好沟、渠、路后,再以每平方米4元的价格,招引有实力的合作社前来规模化经营,逐步确立了村子的产业发展主导方向——大棚蔬菜种植。
2016年,村集体又利用积极争取到的第一笔200万元移民后扶资金,开始谋划建设产业园,先后建设标准化厂房5栋、办公用房4套,高标准配套厂区沟渠路、绿化、亮化,产业园于2020年全面建成投用,先后引进沙洋多福食品有限公司、沙洋弘扬箱柜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驻,企业年产值近亿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个。
沙洋多福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驻三峡土家族村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多福皮蛋畅销全国,年产值4000多万元,也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村民余兴月原本在外打工,现在就在多福公司上班,离家近,年收入2万多元。杨祖安告诉记者,现在全村3000多亩土地已全部被流转,集中进行蔬菜种植、稻虾连作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产业兴旺,三峡土家族村的村貌也靓了起来。近年来,三峡土家族村先后投入600万元,硬化了村里的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并统一对各住户的房屋外墙色调、屋顶吊檐、木制门窗等风格进行改造,保留土家族原始风貌。
此外,村里新建土家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和依水而傍的吊脚楼、采摘园、生态垂钓、土家美食巷、手工作坊等,把土家文化和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86岁的村民钟开堂介绍,移民们从红砖房搬进了新楼房,家家户户都有班上,荷包越揣越鼓,儿孙辈大多上了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好工作,日子越过越舒心。
“移民工匠”闯出致富路
今年51岁的李言武,原是巴东县茶店子镇税家村人,一直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
展牌上介绍着移民产业园情况
2000年,随妻子移民到沙洋后,面对与巴东老家不一样的建筑施工设备、工艺和流程,一段时间内十分迷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还能不能继续从事老本行。
和他一起移民到沙洋的原村党支部书记周辉刚鼓励他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拿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爬坡的巴东打杵子精神。我们在山区能干好,在平原同样能干好!”周辉刚表示。
李言武听后,下定决心好好干。他从小工做起,白天虚心向平原的工匠和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请教,晚上翻阅专业书籍。通过努力,李言武不仅会熟练操作平原的建筑施工设备,还考上了高级技工职称。
不到两年,李言武凭着自己言行一致的品格和不怕吃亏、乐于助人的经营理念,名气很快传遍邻近村,不时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慢慢地,李言武从“别人带”转变为“带别人”。除了带移民村本村人,他还把巴东老家的工人带到沙洋,平日里少则数十人,最忙时多达200人。
“我目前接到的最大一笔业务是8万多平方米的土建工程,工程量2000多万元。”李言武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三峡土家族村有10余名像李言武一样敢打敢拼的“移民工匠”,活跃在农业、商业、建筑业等不同领域,他们在带头致富的同时,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突破50万元。
乡音难改,乡味难舍
巴东柏树椅子、巴东绿茶、巴东红、炕腊肉……走进村民王雄的家里,随处可见各种巴东物件和土特产。
10月12日,武汉巴东商会和巴东县委宣传部慰问团一行走访慰问移民村
“这些椅子是当年我父亲专门从巴东带下来的,十几年了,一如既往的稳当,满满的儿时记忆。”王雄热情介绍道。
1982年出生的王雄,18岁时随父母离开巴东,移民沙洋。乍到他乡,人生地不熟。在平原骑自行车、种棉花、种水稻、养泥鳅……他样样从零学起。
仅有初中文化的王雄,在沙洋县作协主席金成海的鼓励下,逐渐爱上读书、写作、制作盆景根艺。他以“移民”为题材,将乡亲们的亲身经历和对巴东故土的热爱,写成一篇篇文章,先后在《星星》《词刊》《天津文学》《湖北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并先后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
2021年,王雄的第二本散文集《在沙洋》面世。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为《在沙洋》作序,写道:王雄靠自己的双手谋生,养活妻儿,与乡亲一起共建家园;并以写作打造一个寄予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将峡江人善于感恩的品德带入所经历的情景之中……
如今,沙洋的汉江已与长江亲密连通,移民们饮用的自来水源自汉江,真正实现了与峡江人同饮一江水的愿望。这将成为王雄新的写作题材。在他心中,同饮一江之水,胜似血脉亲情。
巴东三峡及土家族文化早已在三峡土家族村扎下了深深的根。村里组建的土家族艺术团表演的曲目《巴山汉水儿女情》《父亲》《六口茶》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巴东移民和移民文化的关注。“沙洋人与巴东移民群体早已成为骨肉相连的一家人,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民族大融合的生动注脚。”长期关注三峡土家族村移民群体的沙洋镇文化站站长叶师红动情地说。
巴东县属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清江隔河岩工程库区、清江水布垭工程库坝区。全县50余平方千米的陆地、1座县城、5座乡(镇)集镇被淹。自1979年5月,东瀼口公社八一大队6户移民迁入新居,巴东开始了四十年的漫漫移民征程。
四十年来,包括黄土坡滑坡避险搬迁在内的移民8万余人,舍小家,顾大家,搬离世代繁衍生存的故土,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伟大牺牲和贡献。移民期间,国家先后投资47.6亿元实施三峡库区、水布垭库坝区移民搬迁;另外国家投资约41亿元完成三峡后续、移民后期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