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以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个人意愿为导向,孝昌相继开办了计算机应用、育婴、服装制作与设计等技能扶贫就业培训课目,多数培训人员在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黄一鸣
5月16日,在孝昌县就业训练中心大楼内,美容、育婴、服装加工、西式面点等技能培训正在火热进行,吸引了十里八乡约200人参加。
近3年来,孝昌县累计开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多期,培训贫困劳动力5000余人次,不少贫困人口依靠所学技能闯出脱贫路。
因地因人按需施训
“一开始,我们主要安排他们学计算机、茶叶加工制作、果树苗木种植。现在,我们培训的内容扩展到建筑装修、餐饮服务、服装加工、修脚、小龙虾养殖等。”孝昌县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徐世春介绍。
市场上急缺哪些工种,贫困户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培训?县劳动就业局开展广泛调查,据此聘请一批有技术专长的授课教师,因地、因人制宜,按市场需求展开培训。徐世春说,技能扶贫重在精准,力争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小悟乡项庙村,大部分贫困户有茶场,但由于不懂技术,茶叶产量低,他们就组织茶叶种植技术培训。部分乡镇留守妇女多,就引进服装加工扶贫车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缝纫培训。大城市急需月嫂等工种,而一些留守妇女就业无门,县里就组织开办月嫂培训班。这种培训见效快,好上手。
送上门引进来走出去
“把婴儿放下时,屁股先着床。”“给婴儿穿纸尿布,松紧要适度,以能塞进两个手指为最好。”5月16日,孝昌县就业训练中心内,育婴师培训班座无虚席,老师徐莹手拿婴儿模型,边为学员示范边讲解。
引进来,即在县训练中心常年免费开设电脑、服装、育婴、美容、西式面点、修脚师等培训课程,让有需求的培训对象随到随学。“除了引进来,还采取送上门、走出去的方式,尽可能扩大贫困对象技能培训覆盖面。”徐世春表示。
送上门,即在乡镇举办服装缝纫培训班、月嫂培训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等,让贫困人口就近接受免费培训。
走出去,即依托武汉、孝感、随州等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对目前未开班的培训项目,按需求分批次送人到外地接受培训。
专项投入1600万元
在孝昌,县劳动就业部门每月举办不少于一场扶贫对象就业援助活动或工业园企业小型招聘会,帮助有意愿的扶贫对象就近就业。对县域内招用贫困劳动力的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县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约1600万元,用于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
徐世春介绍,县里每年列支123万元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对用人单位招用困难人员就业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人均3000元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每年按1000人列支补贴资金300万元;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基金300万元,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每年争取财政贴息180万元;对贫困户搞个体经营的,最高发放创业贷款10万元。对贫困户合伙经营、创办小微企业或组织起来就业的,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额度实行“捆绑式”贷款,2年内给予全额财政贴息。
助贫困户闯出脱贫新路
“今年3月在孝昌参加育婴师培训,4月就持初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到武汉上岗,吃喝住全包,第一个月就拿4500元。”季店镇厉店村贫困户孙杏芝介绍,“我以前也在武汉当育婴师,但没有资格证,收入低。”
据徐莹介绍,培训中心自2017年9月开办育婴师培训班以来,共培训了15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00多人。大部分贫困劳动力已找到工作,每月收入至少4000元。
技能培训,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闯出脱贫新路。“通过开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农产品量质齐升,助贫困户年均增收7000元。”徐世春说,目前全县还新建制帽、育苗、植草、制茶、手工、创客等56个扶贫车间,安置贫困户就业3000多人,人均增收2000多元。“光服装扶贫车间,我县就引进了10多个。服装扶贫车间一缺人,我们就开班培训。学员培训合格后,我们除推荐就近在扶贫车间上班,还送她们到汉川等地服装厂上班。”县就业训练中心服装培训老师宁坤元说。
28岁的王店镇贫困户汪佳丽,今年3月培训一个月后,就近到镇里服装扶贫车间上班。上个月,她拿了1700元工资。汪佳丽说,“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收入和以前在县城上班差不多,还可照顾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