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小学一年级本次期末考试试卷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17日讯(记者向洁)考得好,走路带风,六亲不认;考得“栽”,蔫头耷脑,低眉顺耳。17日,武汉市内各小学纷纷打开“期末测试”模式,备受关注的网络贺岁大剧《期末考试》全城上演。在老师正式公布考试成绩之前,不少被传说中的“考前综合征”折磨得几近“癫狂”的家长开始各显神通,多方打探孩子的成绩与排名。QQ群、朋友圈里各种与考试相关的恶搞漫画、视频被热传,不少家长笑称求娃“六亲不认”。
17日,武汉市内各小学举行期末测试,尽管只是一次阶段性的学科知识测试,不会与任何升学“挂钩”,但还是牵动着数万家庭的神经。上午开考后,许多家长开始通过各个平台、各种渠道打探考试内容,揣摩孩子能应对几何,甚至跨区对比难易程度,紧张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考场上的孩子。
“感觉我们区的语文卷子最难,阅读量太大了,就算让我去考也未必能过90分。”家住硚口的魏先生在网上对比了江岸、武昌、江汉等区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后,不禁为自己的儿子捏了一把汗。
此次期末考试真如家长所揣测乃“史上最严最难”吗?长江日报记者多方收集了各个区不同年级的相关试卷,并采访了部分一线教师。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大部分小学家长是“80后”甚至是“90后”,不同于自己读书的时代,背什么就考什么,书上有什么考试就做什么,如今的试题更灵活,更强调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总体而言,不会出现偏题、怪题、超纲题。有些题目家长看了可能会蒙圈,但孩子可能看一眼就心领神会,出现家长考得不如孩子的情况亦并不意外。
那到底考多少分才算皆大欢喜?对此,武汉市鄱阳街小学校长纪红表示,不少低年级学生家长把90分与合格线划上等号。但其实,孩子之间有差异,不能“一刀切”地看待分数,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孩子分数背后所呈现出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进步更值得引起重视。
武汉市为明学校校长周恩芝说,不管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还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都支配着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在小学一、二年级,把90分作为标准,从应试成绩的角度,这是“优秀学生”的符号,同时也是“优秀家长”的荣誉。但从长远来讲,特别是在强化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应该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而不是过分地在乎“一城一池”。
“考试只是一种诊断工具,每一次的考试分数只是个相对值,是个变量,如果家长‘一刀切’将90分视同及格线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江岸区三眼桥小学校长杜丽虹认为,学习应该伴随终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难易度不同,每个孩子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考试是为了检测一个时期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目的是为了认识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过分看重分数就背离了考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