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们告诉他,运管所上路查车辆改型,只要货车经过就扣车,既不调查取证也不做询问笔录,张口就是一两万元罚款。而如果找到当地“神通广大”的社会闲散人员,只需千儿八百元就能搞定。 末了,运管所还让司机抄写一个保证书:司机自愿放弃陈诉、申辩、听证的权利。
王金伍接手后,带着录音、录像设备,多次跟车到襄樊调查取证,录下了多名司机和运管执法者的交涉过程,并拍下了保证书样本。
证据掌握充分后,王金伍将之制作成光盘,送往襄樊市交通运输局。等了两个月,他也没得到答复,于是又投诉到湖北省纠风办。
4个月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在媒体上接听“行风热线”,王金伍趁机打进电话,把事情原委直接说给领导听。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当地派人到西峡县向当事司机们赔礼道歉,并无条件退还了罚款,该运管所还整顿了3个月,处理了部分责任人。
西峡县是全国运输大县,全县有大货车几千辆,王金伍此次维权成功轰动了全县运输行业,并一直向周边辐射。临近的、外省市的大货车司机,不时打电话或上门来向他咨询。
王金伍说:“从求助我的司机中发现,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只懂开车技术,不懂法律,这是大车司机被罚后选择忍气吞声的主要原因之一。”
执法者违了法“老鼠”逆转成“猫”
大车司机对“公路三乱”选择沉默,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出门在外势单力弱,异地维权成本高。
“交警拦住你,什么也别说,50元‘黑钱’,可能你就过去了。多问几句话,开票就是100元。如果你还想申辩,200元罚款加扣分。再说,就是扣车!你还敢申辩吗?”一名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说,而通过向纪委、纠风办举报维权,甚至提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起诉,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他们耗不起。
王金伍介绍说,按照正常的执法程序,如果大车违规违法,执法者秉公执法,应该按照其违法程度进行适当处罚。但现实中,不少执法者一罚就按高限进行处罚,开具罚单后的罚款进入国库。
在大车司机与交通执法者双方的妥协下,最终产生了“潜规则”:大车司机交少量“黑钱”,装进执法者的腰包,执法者不开票放行。
如果用猫与鼠来比喻公路执法者与货运违法者,原本是很恰当的;但是若在“公路三乱”的前提下,这个比喻却发生逆转,执法者因为违法成了鼠,被判定“违法”的货运司机因为守法成了猫。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