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我的事业是红军山” 退役军人胡顺带领乡亲修缮长征遗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9日07:57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汪芹 通讯员 胡鹏 段冕

10月8日,胡顺一早起床,去登牛背脊骨山,“长假结束了,我们开工了。”

国庆长假7天,日均两三千游客来登山。

这是一座“红军山”。

牛背脊骨山位于英山县陶河乡胡家湾村,海拔1100多米,因形似卧着的水牛而得名。史料记载,1934年10月,红25军在此浴血奋战两昼夜,在与党中央失联的情况下突围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到达陕北。24座无名烈士墓至今深卧山间,三四百米长的战壕清晰可见。

胡顺是英山人,1972年出生,1992年入伍,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负过伤。退伍回乡再登山,他心潮澎湃,“当了兵才知道,红25军太神奇!”

红25军有“五大传奇”,他向记者如数家珍:年龄最小,平均十五六岁;数百次战斗,兵员不减反增,2980余人出发,到陕北时近4000人;唯一在长征中创建过根据地;长征中装备最好,每连有机枪;最先到陕北;走出97位将军。他们不仅勇敢,还有智慧。我想把烈士墓、战壕修旧如旧,再现当年峥嵘,用今天的幸福生活告慰英灵。”

“可这需要一大笔经费呀……”记者说。

胡顺说,哥哥在北京创业小有成就,退伍后我去过北京。“图安逸,我可以跟着哥哥不操心一直混下去。但那是哥哥的产业,我的事业是红军山。”说哥哥你给点钱我回家修红军墓,哥哥理解他,他也很调皮,笑着对记者说,“我对哥哥讲了,我有钱了就还,还不了你多担待。”

2013年,他拿着哥哥的资助,又多方筹了23万元,动员乡亲们上山帮忙,为24名烈士修墓立碑,树起牛背脊骨战役无名烈士纪念碑,还围着烈士墓移栽杜鹃,“红星照我去战斗”的画面在他眼前隐约浮现。

“我原先只想修红军墓,打造红色景区是乡亲们点醒的想法。”他说,但开发建设一座山,系统工程难上加难,不能再靠哥哥资助了。他找来近20名退伍战友,合办英山县牛背脊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人人持股,一起开发。2015年建合作社,投入170多万元,扩建村里唯一的茶叶加工厂,帮茶农户均年增收1100多元。2017年又投入200余万元,建起天麻、茯苓、桔梗种植基地,打造陶阳春茶、月乡明酒、红军泉矿泉水等品牌,每年提供灵活就业3000多人次。2017年获评黄冈“退伍军人创业标兵”,2018年为英山“十佳创业标兵”。

“这片景区,至今免费观光,我们提供吃住服务。”他在山上定期开展讲解员培训,暑假组织村里学生上山培训,开网站让游客网上预约、订餐。记者看到,红军之家餐厅设有“英雄山”“红军情”“杜鹃花”等红色主题包房,菜谱上有“红米饭”“南瓜汤”等菜品。“抚今追昔,忆苦思甜,在美景中接受精神洗礼是我的初衷。”他还编书,遍寻知道历史的老人,听他们讲往昔的红色故事,编写《红二十五军血战牛背脊骨》《红军夜袭太湖》等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

景区还在建设,公路已修到山顶,十几名村民一早上山修缮红军战壕。

英山县烈士陵园管理处何栢胜说,一样的红色情怀,不一样的时代表达,胡顺退伍不退志,矢志不渝守山十几年,只为山花更艳、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牛背脊骨战场遗址、千亩杜鹃花海为英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