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武汉长江大桥67岁了 设计专家撰文忆当年 近百万个钢梁铆钉至今无一松动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07:27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苏联专家组组长西林(右一)与中方建设人员交流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现场

武汉长江大桥钢梁合龙庆祝大会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通讯员 张静 马永红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它67岁生日之际,极目新闻记者从中铁大桥局获悉,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今年96岁的赵煜澄撰写追忆文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有多难》。

1952年,23岁的赵煜澄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久,被调到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5位上海交大毕业的同学,他们被称为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六人组”。赵煜澄的文章,回顾了那段誓把天堑变通途的峥嵘岁月。

深水施工只有气压沉箱法,每人每天只能工作33分钟

以前,世界上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只有气压沉箱法这一种方法。施工时,气压沉箱犹如一只碗倒扣水底,箱内有压缩空气,水进不去,人在里面工作,要承受附加的大气压力。赵煜澄在文中写道,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力。水深40米时,人要承受4个大气压力,即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达4公斤,这是气压沉箱法能承受水深的极限。

虽然沉箱中有空气,但其中五分之四是氮气,五分之一是氧气,氮气含量高于空气中的占比,而氧气含量低于空气中的占比,施工人员长时间在里面工作,氮气分子会进入人的神经细胞,导致产生“氮醉”的麻痹现象,即所谓的“沉箱病”。

此外,在沉箱内工作一段时间后,人的血液和组织中会溶解过多的氮气,必须在气闸室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减压,让氮气慢慢释放,才能走出沉箱。如果直接出来,氮气会形成不溶解的气泡,在小血管中形成栓塞,妨碍血液流通,即所谓的“减压病”。

赵煜澄回忆,按照苏联当时的规定:当沉箱内气压达到3.5至4.0个大气压,即水深35米至40米时,每个施工人员每天只能工作2个小时,其中升压时间27分钟,降压时间60分钟,在沉箱内的工作时间实际只有33分钟。

气压沉箱法虽然工作效率低下,且费用昂贵,而且施工人员还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施工方法。

管柱钻孔法破解难题,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1953年上半年完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中,江中8个桥墩的基础施工,都建议采用气压沉箱法。当年9月,苏联方面的技术鉴定结论,同样是采用气压沉箱法。

1954年,苏联专家组来到武汉,组长西林从苏联的一本煤矿工业杂志的文章中获得灵感,建议采取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设备简单,也容易操作。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管柱钻孔法”。它摒弃了有着百年历史的气压沉箱法,其最大优点是,施工人员可在正常大气压力下工作。

1954年10月至1955年6月,在近8个月的紧张试验中,从陆上钻头试验、管柱预制、深水定位、下沉管柱,到岩面处理、水下钻岩、下钢筋笼、水下混凝土封底,再到钻小孔穿过封底混凝土进入原始岩层取得岩芯进行检查,经过一次次失败、改进,“管柱钻孔法”终于取得成功。

水下混凝土的填充质量,是检验新方法效果的关键。赵煜澄依然清楚记得,整座大桥共有24根管柱。使用钻机钻取水下混凝土并深入岩层,便可检查水下混凝土的强度及混凝土与岩层结合的情况。结果显示,除早期施工的3根管柱的岩盘顶面有少量沙土和碎石,其余21个均无夹层,说明清孔干净。同时,填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每平方厘米170公斤,均超过设计要求。“管柱钻孔法”的成功得到了实践证明。

1955年12月,苏联工程运输部部长及专家们来汉交流经验,其中有一位“早期怀疑派”看到这些直径100毫米的钻芯实物后,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管柱钻孔法”是对世界桥梁建设的重大贡献。

近似计算法压缩工作量,技术创新成就钢梁铆合奇迹

赵煜澄在文中回忆,不仅水下施工困难重重,大桥上部结构建设时也遇到了许多难题。

1954年还没有大型计算机,只有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面对五次超静定,每一次荷载下的应力分析,都要解析五个并列方程式。此外,结构杆件数量多,必须画出每根杆件的影响线,如果用传统方法计算,工作量超乎想象,使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迫在眉睫。

为此,从钢梁计算开始时,设计人员首先假定截面都是常数,计算出支点反力,再将主桁分解为两个斜杆系统,求出各构件的内力和截面,据此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这种近似方法,大大简化了计算工作量。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后期,曾用两列双机牵引的火车进行一系列荷载试验,证明上述近似计算方法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有了计算作为基础,钢梁架设也作了提前谋划。在设计时,钢梁制造采用工厂化、标准化、样板化、机械化,这样一来,用悬臂法架设时游刃有余,满足杆件制造尺寸准确、同编号的杆件可以互换、架设时不需扩眼的要求。

让赵煜澄印象深刻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梁板束累计最大厚度达170毫米,使用又长又粗的传统26铆钉很难铆合。经过研究,设计人员创新制成了一种高头锥体形钉杆铆钉,替代原有的半圆形钉头直杆铆钉,施铆肘加用跳动式风顶,这样大大增加了铆钉的填实度。武汉长江大桥有近百万个铆钉,历经近70年的风霜雨雪,至今无一松动,创造了钢梁铆合的奇迹。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