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洪山广场阔别5年后回归缘何遇冷?

2014年11月25日 第69期

2013年年底,阔别武汉市民5年之久,耗资上亿元重建的洪山广场,再次出现在江城市民面前。然而广场开放近一年,游人却少了很多,如同一座“城市孤岛”。曾经的游客必去景点重建后为啥就没了游人如织的场面?

洪山广场曾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场,来汉游客必去景点

  1991年,洪山广场从一片菜地中开始建设,一年以后建成开放,是武汉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中南路从中间穿过,将广场分为东西两半,东广场为董必武纪念广场,西广场为喷泉休闲广场。1998年、2001年,广场先后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改造,总面积扩大到10万平方米,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场。2008年底,因地铁2号线、4号线施工,广场拆除重建。

市民忆过往感慨万千::喷泉边约会 广场上喂鸽

  64岁的市民方绍武退休之前,是武汉铁路局职工,在洪山广场周边住了几十年。“那时有个广场几新鲜哦!”方绍武记得,以前武汉从没有现代化的开放型城市广场,洪山广场开了先河,“就说那草坪,一年四季总是青的,以前在武汉可很少见。”

  正式开放那天,数万市民涌入洪山广场看稀奇,不少是从汉口、青山等地赶过来的。“以前我们都是去汉口玩,有了洪山广场后,汉口都去得少了。”方绍武笑说,在他的印象中,洪山广场建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来汉游客必去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2000年,洪山广场又建成了当时国内一流的音乐喷泉休闲广场。喷泉休闲广场的喷泉由梅花、海浪、水幕、华乐兹及水炮系统五部分组成。广场似一座露天剧场,人们置身于广场,可以从多视角观览喷泉造型变化。

  “我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失恋,都是在音乐喷泉边完成的。”昨日,家住武昌中北路的许先生笑说,老洪山广场的音乐喷泉,是当时武汉有名的景点,刚开放时也是万人争睹,他曾有一些汉口的朋友,晚上转几道公交车专程来欣赏。

  据了解,当时洪山广场音乐喷泉规模在华中地区最大,8年间累计开放音乐喷泉5万次,时间总计1.6万小时,创国内音乐喷泉开放场次和开放时间最长的两项纪录。

  不仅是音乐喷泉,广场上700多只白鸽也是重建前广场的标志景点。“以前广场上每天人多得很,带小伢喂鸽子是不少家长过周末的保留节目,尤其是夏天傍晚,人流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广场上,纳凉休闲、唱歌跳舞,热闹得很!”64岁的谢女士说。

  相关报道显示,当时的洪山广场,每天的人流量超过1万人次。2008年,洪山广场因地铁施工需要被拆除时,不少市民通过网络等形式,表达不舍,期盼洪山广场早日重建完成。

现如今,游客寥寥无几 热闹广场变身“城市孤岛”

林荫广场取代音乐喷泉 白鸽齐飞美景不再

  复建后的洪山广场采用三段式景观格局,从东到西,依次为董必武纪念广场、凤凰图案广场和林荫休闲广场。和改建之前相比,变化最大的就是林荫广场取代了以前的音乐喷泉广场,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景色各异的园林绿化效果。董必武纪念广场雕像背面的雪松林、左侧的楚亭基本按照原样复建。

  在凤凰图案广场外围,60多棵新栽的法桐成环形,像卫兵一样守护着“火凤凰”,这是新增的一片树林。广场中心按照以前的样貌重建下沉式的平台,平台外围有地铁出入口,同时新增了十组“楚文化”浮雕,园林工人还在为浮雕刷漆。广场的最西边是新建的林荫休闲广场,16棵桂花树被修剪成巨型蘑菇的形状,对称分布在广场两侧。

市民抱怨进入广场不便:8个出入口仅4个开放 多集中于西边

  一个周日的下午,记者围着广场转了一圈,发现在广场内游玩的游客只有数十人。保洁员王女士称,平时白天游客确实较少,只有早上和傍晚,来锻炼的市民稍多一点。目前广场周边已经用钢制围栏围起,内侧还种有植物藩篱。唯一没有围栏围住的地方位于广场南端,却没有斑马线。由于车流量较大,几位横穿马路想要进入广场的市民在车流中穿梭,险象环生。

  按照规划,重建的洪山广场内侧有8个出入口,重新开放虽已有一年,但洪山广场却依然只有4个地下出入口开放,且有3个集中于广场西部。“出入口蛮少,一些街坊们都不愿绕弯、下通道进广场,都说难得进。”64岁的武昌姚家岭社区居民谢女士说。

  曾经广受欢迎的音乐喷泉、白鸽喂养等项目都取消后,广场上似乎没有了可供游玩娱乐项目。“以前一家三代人都能从广场上找到乐趣,老人唱歌跳舞,孩子喜欢追着白鸽跑。”市民戴先生说,现在广场对打陀螺、敲锣打鼓等娱乐活动也挂起了“免进”牌,“广场有点‘城市孤岛’的感觉,似乎除了散步,就没啥可以娱乐的了。”

  进入广场的标示不清,也让一些想来游玩的人犯迷糊。15日,记者从地铁洪山广场站准备进入广场,却发现多个地下通道标示不清。如地铁D出口有两个不同方向出口,其中一个通向洪山广场,但却没有标牌说明。

  另外,也有市民称,洪山广场周边车流越来越多,曾经“闹中取静”的广场已经难以静下来,尾气污染也更严重,这也让一些想呼吸新鲜空气的市民转往别处。

江城不再为广场“激动”

    每天进入广场的人流量数字暂时没有统一的数据,但是洪山广场管理处的上级主管单位、武昌区园林局党委书记甘伟华坦承,现在的洪山广场确实不如以前的游人多。据介绍,出于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考虑,交管部门目前没有在广场设置行人过街斑马线确实对游人产生了阻碍。由于鸽子属禽类易感染禽流感等病症,重建后的洪山广场未恢复白鸽喂养项目也让不少市民感到遗憾。

武汉园林绿化大发展 市民不再“单恋一枝花”

  “除了进入不便、娱乐设施缺乏等原因让洪山广场不再‘受宠’外,我觉得近年来武汉园林绿化大发展,公园、广场增多,也让相当多的市民不再‘单恋一枝花’。”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叶青说,目前,武汉大型的公园、广场就有30多个,相比于20年前翻了数番,城郊赏花游、休闲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民外出游玩可供选择的目的地非常丰富。

  单就武昌地区,这几年就陆续出现了以园林景致取胜的沙湖公园、以时尚休闲闻名的楚河汉街、以自然风光吸引人的新蛇山景区、武昌江滩等等,洪山广场绿化休闲特色,与这些地方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优势,相反在某些方面可能还不如这些“后起之秀”。加上现在交通便利,市民前往他处也比较方便,因此不以其为首选并不难理解。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毛焱也认为,由于武汉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广场、公园或其他休闲场所出现在市民眼前,市民娱乐休闲的选择余地很大,已不会再为一座广场的建成、开放而太过“激动”。她建议,洪山广场可以结合节庆组织一些诸如菊展等展览活动,同时,管理方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增添一些可以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的设施和项目,比如原来的白鸽喂养等,吸引市民参与。

城市广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管基于何种原因改扩建,只要是市民不买账都是白搭。

相关稿件
延伸阅读

广场更透亮、树荫更多了,这是市民到新洪山广场的第一印象。新广场由东向西分别是董必武纪念广场、火凤凰图案广场和林荫广场,与改建前的洪山广场相比,变化最大的就是林荫广场取代了以前的音乐喷泉广场。  新建的林荫广场顺应了民众呼声,种植了上百棵树,由树阵、雾森、镜面水景等主要元素组成。所谓雾森,就是通过设备在树林中制造出雾气,还可缓解广场热岛效应;镜面水池则使广场绿色空间明显增大。

武汉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洪山广场地震避难场所的建设已开工,预计今年10月可建成,总投资在100万元左右。建成后,可同时容纳2万人在此紧急避险逃生。这是武汉市首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地下配有应急水源和备用公厕,地面上设置应急避难指示牌。

往期回顾
本期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