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直飞美国 武汉离中国航空“第四城”还有多远

直飞美国 武汉离中国航空“第四城”还有多远

12月16日,华中地区首条直达美国的航线正式开通,在武汉天河机场乘坐南航航班,12小时可直达美国旧金山。这是武汉继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之后开通的第三条洲际直达航线。南航表示,明年有望开通武汉至澳大利亚航线,届时武汉将实现四大洲直飞。武汉成为中部地区国际航空枢纽底气渐足。

五地争夺中国航空“第四城”

  目前,国家级“航空枢纽”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中西部地区在国家级航空枢纽上却是空白。

  2011年4月,国家民航局出台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在中西部城市设一个与北、上、广机场地位相同的国家级枢纽机场,一时间,点燃了众多中西部城市冲刺国家级“第四航空枢纽”的梦想。武汉、长沙、郑州、成都、重庆五地你追我赶,都在抢占航空制高点。

武汉:国际航线增长迅速,成绩显著

  武汉在中国航空版图中的地位,正面临中部其他城市的强有力挑战。继 2010年航空客运被长沙赶超后,2012年,一直稳居中部航空货运第一的武汉,冠军宝座又易手郑州。

  2013年,武汉天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70.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在中部地区排第二,落后长沙30万人次。但国际航线增长迅速,去年国际及地区完成旅客吞吐量101.7万人次,同比增长58.6%,居中部地区首位。

成都:呼声最高,综合实力最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成都、重庆、长沙、武汉、郑州的五大机场中,无论是市场竞争力还是地区影响力,成都双流机场都首屈一指。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业务量已连续10年居中西部地区机场之首。近年来,四川省共投入了40多亿元用于改善成都机场基础设施、投入了100亿元用于机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楼扩建工程。

郑州: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试验区

  郑州机场亦虎视眈眈。郑州近年来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货运航空公司。2012年,郑州新郑机场完成货运吞吐量15.12万吨,在全国排名从第20位跃至第15位,取代武汉,成为中部第一。

  而且,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批准的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面对昔日“小兄弟”的反超,本地航空人士难掩心中的落寞。

其它城市:争先恐后,纷纷发力

  长沙早在2010年就提出将黄花机场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当下,已提前完成2020年规划吞吐量的黄花机场,为释放更多的运能,规划提出了建3800米长的第二跑道与新航站楼。

  虽然目前综合来看,成都优势明显,但其“邻居”重庆一直步步紧跟。按规划,到2020年,重庆机场将最终达到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比肩北、上、广。

武汉争夺中国航空“第四城”优势何在

三大国家战略助力航空发展

  武汉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三大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吸引了包括大批欧资、日资、美资以及台资、港资企业在内的近6000家外资企业,迫切需要有便捷的航空通道。

政府鼎力支持枢纽建设

  2006年,武汉市政府便设立航空发展引导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奖励航空公司在武汉新开航线、增开航班。

  2012年,经过两年多酝酿修改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具体目标:到2015年,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输量进入全国前10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到2030年,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输量力争进入全国前5位、中部地区第1位,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全国重要的门户机场和国际货运中心。

拥有31条国际航线,航线“附加值”高

  2007年以前,武汉的国际地区航线长期徘徊在2至3条之间;2008年以后,逐步增加。截至目前,武汉出发的国际地区客运航线数量达31条。其中,已开通至巴黎、俄罗斯和旧金山3条洲际航线。至澳大利亚的航线也有望明年开通。湖北机场集团市场部人士分析,开通洲际直航,将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及地区总部入驻武汉,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先进要素汇聚基地。而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世界旅游组织和美国波音公司)最新测算,一条国际航线为地方经济创造的GDP相当于三至四条国内航线。

中部唯一设立领事馆城市

  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设立领事馆的城市,目前法国、美国、韩国已在汉设立总领事馆,可以签发湖北及周边省市的签证,为拓展国际航线、建设门户机场提供了便利。

天河机场将成中部最高等级机场

  天河机场三期工程2013年6月开建。2016年完工后,天河机场将成为中部最高等级机场。T3航站楼将定位为国际性航站楼,设计目标是到2020年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44万吨,是目前运输能力的两倍。

专家:武汉光有区位优势也不行,不努力就落在了郑州后面

  湖南省社科院前任老院长张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以机场客流量为参考,分析武汉交通枢纽地位渐衰。长沙黄花机场客流量,2010年到2013年,一直超越武汉天河机场。而在货邮吞吐量方面,2012年,郑州新郑机场在全国排名从第20位跃至第15位,取代武汉,成为中部第一。

  郑州航空港的优惠政策更让武汉感到了压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分析称,在航空领域,武汉和郑州各有优势,现在郑州走在前面。

  胡润州表示,作为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建设将会加速,其与航空配套的相关加工的都会进来。 “武汉一直想做枢纽,但光有区位优势也不行,不努力,就落在了郑州后面。”

充足的航空运力、完善的航线网络和温馨的机场服务需跟上

  打造枢纽机场,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了机场硬件的建设上。枢纽机场作为航空旅客的中转站,充足的航空运力、完善的航线网络,方便舒适快捷的中转服务和温馨的机场服务是构建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条件。

  纵观全球一些成功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如大家熟知韩国仁川、新加坡樟宜、阿联酋迪拜等机场为转机的旅客提供舒适的候机和购物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樟宜机场为中转候机时间超过4小时的旅客免费提供2小时的巴士市内观光服务;仁川机场为旅客免费提供手工制作、民族服装摄影等娱乐休闲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候机时间变得轻松愉悦。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武汉曾两度被郑州和长沙赶超,落寞之情可想而知。而如今,借助国际航线,武汉重返第一。但要胜出,还需在配套、服务、航线网络等方面下工夫。

相关稿件
延伸阅读

  武汉市交委2014年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内将启动武汉第二机场的前期研究工作。目前,机场选址已基本确定在江夏山坡乡。目前内陆城市中仅北京、上海坐拥两座机场,第二机场建成后,武汉将成为第三座拥有两座机场的城市。第二机场将以全货机运输为重点。规划分析,到2030年,航空方面,武汉将形成8000万人次旅客吞吐规模和150万吨货邮吞吐规模。

往期回顾
本期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