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勒紧肚皮增军费意欲何为?强化海空力量 提高进攻能力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2017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正式向财务省提出了总额5.0219万亿日元的平成30年度(即2018年度)防卫预算申报书(注:如计入驻日美军负担费、政府首脑专机使用等费用,则申报总额约5.2551万亿日元),如果得到国会批准而确立为正式预算,总金额将比2017年度(注:日本的经费预算执行年度从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预算增加1223亿日元,增幅达2.5%。
从经费申报的重点投向来看,2018年度方案符合《2014年以后防卫计划大纲》的精神,以打造所谓“联合机动防卫力量”为牵引,开支大头投在了着眼战斗力生成的“正面装备”(即主战装备)上,旨在增强自卫队快反机动能力,构筑并充实联合作战体制。主要体现出3个特点,一是持续增加主战装备采购,同时减少教育训练费、研究经费和行政性消耗。二是持续增加海空力量投入,减少陆上部队开支。三是常规作战力量与新型作战力量并重。
陆自:紧盯岛屿攻防 生成快反机动能力
从防卫费申报金额在各军种的分配比例上看,陆上自卫队申请的经费预算为1.7701万亿日元,增幅为0,实际金额比去年还减少5亿日元。陆自预算看似不升反降,实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大幅压缩装备采购费、研发费和行政性开支的同时,重点欲保证“西南防线”(即东海方向)稳固。虽然2018年度陆上装备采购费同比减少409亿日元,但为打造“西南防线”、生成快反机动和岛屿攻防能力而不断“烧钱”仍是陆自“当务之急”。
一方面,陆自加紧编练两栖作战旅,生成岛屿攻防能力。《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2014-2018年)》(以下简称“14中期防”)要求陆自“聚焦实现岛屿夺占和巩固的目标而生成两栖作战能力”。早在2014年,陆自西部方面队即在九州地区招募游泳高手,以原西部方面直属步兵联队为基干扩充打造两栖作战旅。2018年底前,该部将正式编练成军。
据悉,该部编练过程中坚持开展高强度训练,夜以继日实施武装侦察、潜入被占岛屿、单兵作战、日美联合投送训练等实战化训练课目。该旅“夺岛”作战想定为:在冲绳群岛、先岛群岛、八重山群岛的有人岛屿先期撤出居民,做好“夺岛”准备。战斗开始前,以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对“被占”岛屿实施先行炮火准备,随后两栖作战旅主力搭乘两栖战车和重型气垫船等工具实施两栖攻击,与此同时,一部通过V-22“鱼鹰”倾转旋翼机、CH-47JA运输直升机投送至该岛侧后方,向守岛之敌发起攻势。
2018年度预算申报书中,陆自列入4架V-22的采购预算经费457亿日元,使V-22数量达到17架。此外,为有效实施“岛屿防卫”,陆自还分别投入100亿日元和77亿日元启动“岛屿间高速滑空弹”和新型地对舰导弹技术的研发。
另一方面,陆自着手编练“应急机动团”,打造7支快反部队。根据“14中期防”,2018年底前,九州北熊本的第8师和四国善通寺的第14旅将首先完成改编,成为应急机动部队。
空自:强化预警监控 提升防空反导效能
夺取和确保日本周边制空权并有效应对岛屿攻击事态被列为空自转型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航空自卫队申请的下一年度经费为1.1813万亿日元,增幅2%,其中申报的战机采购费达到3155亿日元,同比增加435亿日元,增势明显。
一是加强情报搜集能力,提升预警机作战效能。尽管已经拥有亚太地区最庞大的预警机群,但为强化西南地区警戒监视和情报搜集能力,日本丝毫未放松各型预警机采购部署的步伐。2018年度预算申报书中,空自将耗资491亿日元,采购2架E-2D预警机,2019年再采购2架。空自拟同步对4架E-767预警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更好地发挥前者“空中指挥中枢”的作用。目前,空自E-767搭载的新型中央处理器和电子战支援设备已于2016年底采购到位,2018年上半年将启动实质性零部件换装和全面改造工程。根据安排,2018年空自将列支160亿日元率先完成2架E-767的改造,2018年完成后续2架改造,使E-767的警戒管制能力接近美空军E-3A的水准。
二是通过引进新型“爱国者”导弹完善反导体系,打造多层次且拦截率高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2018年防卫省申请列支1872亿日元经费专门用于健全反导系统构筑。为满足这一作战需求,高性能拦截导弹“爱国者-3”MSE型导弹的采购成为当务之急。空自将新组建2个防空反导群并配备相关训练设施,并计划对现行“爱国者”导弹发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上述项目预计耗资1056亿日元。
海自:建造濒海战斗舰 研究分散进攻战术
部署濒海战斗舰支援两栖登陆战是海自推进信息化军事变革的重要抓手,海上自卫队申请的下一年度经费预算为1.221万亿日元,大涨5.7%。海自拟于2018年度耗资964亿日元继续建造2艘濒海战斗舰(采购费分多个年度支付,经费分别列入2018年和今后数个年度预算),预计2019年使排水量3900吨的新型濒海战斗舰数量达到5艘。
近年来,海自作战理念正在从传统的“重视防空”(守势作战)转变为“重视进攻”(攻势作战),特别是2016年3月新“安保法案”生效前后,海自开始研究新型作战理论——通过建造射程更长、防护能力更强的水面舰艇来实施“分散进攻战术”。简言之,就是将数艘水面舰艇整合成一个作战集群,根据海自综合集成射击指挥体系的情报搜集与分析,在对方发射反舰导弹前发起超视距“先发制人攻击”。
为此,海自从2016年起停止建造极其烧钱的“宙斯盾”防空驱逐舰,转而着力优化和改进舰队装备体系,引入濒海战斗舰,建设更具进攻性的作战平台,当前该型舰艇已有3艘下水。海自期望该型舰艇在拥有多样化任务应对能力的同时降低建造成本。
不仅如此,增强潜艇部队实力也是海自长期建设重点之一,主要做法是继续推进苍龙级潜艇建造。从2005年3月起海自按照每年1艘的速度采购苍龙级潜艇,2018年度将耗资715亿继续采购1艘排水量3000吨的苍龙级AIP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使该型潜艇数量增至13艘(注:海自潜艇部队建设目标是至2021年海自将保有16艘苍龙级和6艘亲潮级潜艇)。
自卫队申报的2018年度防卫预算除用于军种建设外,还将大量经费投入到卫星和网络空间领域,希望先声夺人占据攻防制高点,谋求生成新质作战能力,说明防卫省预算规划具有一定前瞻性。2018年度防卫省拟花费887亿日元利用各型人造卫星实施情报搜集、信息通信和指挥管理,其中用于通信卫星使用、相关设施建设耗资730亿日元,租用地方商用光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耗资112亿日元。此外为确保网络空间安全,自卫队“网络防卫队”申报了145亿日元的预算,其中近100亿日元用于优化“网络防卫队”编制体制,使其从现有110人增至150人,相关职能任务也大幅拓展,另外45亿日元用于开展关于应对网络攻击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作者/katan)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