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美经济差距并不像数据表明的那么大
说到这,“但是”又来了。
中美经济发展的差距真有数据表明的那么大?
未必!
首先,数据指标体系本身就有一定问题。
刚才提到的排名都是以汇率计价,而一般认为,中国以汇率计价的人均GDP是被远远低估了。如果换成以购买力平价计价,排名会发生较大变化。
早在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就认为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印度也超过了日本,这种调整基本减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数值差距。
然而,由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低物价消费上调更多,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人均GDP世界排名反而更低了!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均GDP被更严重地低估了。
其次,中美两国的GDP统计有着深层次的不同。
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成GDP。例如美国增发国债消费创造了GDP,政府国债一年年高涨总数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了。
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而被统计进GDP的很多活动本身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却只计算了不大的增加值。
例如,201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51.6%,在世界各国中明显偏低。不少学者就指出,由于技术性原因,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放,很多规模以下的服务业要么从统计意义上不存在(如淘宝不交税),要么被简单低估。
除此之外,中国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投资本身按增加值计入GDP只是一次性的,但是留下的房产建筑、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形成”却可以一年年持续发挥作用。这些固定资产形成有的直接是财富,有的则可以帮助其它财富升值。如铁路、公路、地铁等虽然本身升值不多,有时甚至亏损,却能帮助一大片地区实现财富升值。
再次,美国的浪费型、痛苦型GDP比较高,这是中国没有的。
来看几个例子——
*美国律师费创造的GDP高达1万亿美元,占到了GDP总量的6%,而中国律师业收入仅为4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美国律师成本这么高是好事吗?不是,这其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美国人均消费用电量是中国的7.5倍,用电存在很大的浪费。就拿极力推崇环保节能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来说,家庭用电量是普通家庭的21倍。
美国人洗完衣服后一般用烘干机烘干,而中国人一般会选择自然晾干。据统计,2009年美国全国共有8800万台烘干机,每台烘干机年用电量为1079度,光烘干机的总用电量就超过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美国人还长时间大开空调,24小时运转,人走了也不关,再加上较大的住房面积,耗电量极高。
*美国的人均教育投入超过中国的10倍,但教育投入并不是越高越好,既要看效果,也要看由谁负担。
对普通美国人而言,教育负担是极重的。为了上大学,美国学生普遍需要贷款。全美有4400万人共欠下了1.4万亿美元的助学贷款(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中国2012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每年约有11%的学生因无力偿还助学贷款宣布破产。更不可思议的是,奥巴马当选总统前4年才全部还清学生贷款。
*美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是中国的22.4倍,看上去中国医疗投入很少,但实际上,美国医疗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价格高、代价大,成效并不好。
美国由于医疗保险利益集团的恶性发展,民众医疗负担极重,需要购买价格不低的医疗保险,否则将会面对足以导致破产的极高医疗费用。美国人均寿命78岁,不比中国人均寿命76岁高多少,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属于较差的。
(作者:连明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