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 由外籍院士转中科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7-02-22 07:00:57来源:SRC-219

南都讯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透露,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

据悉,杨振宁和姚期智分别于1994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杨振宁和姚期智,先后提出希望根据《中国科学院章程》规定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历史上还是首次。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以下简称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称,因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主席团高度重视,经审慎深入研究,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

按照新制订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称,两位外籍院士作为国际著名科学家,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队伍,对于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人数为754位,外籍院士人数为78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目前尚未公开。

杨振宁:

“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

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其参与推动成立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教授。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为“高等研究院”,杨振宁成为名誉院长。

2012年,在高等研究院的一次会议上,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指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不仅在学术前沿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还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杨振宁还是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创始人。除了引进顶尖物理人才、推动物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杨振宁也对中国的科学事业积极发声。2016年9月,《知识分子》刊发了杨振宁所写的《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引发了业界的热烈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高等研究院与姚期智也颇有渊源。顾秉林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他任校长时,杨振宁推荐了姚期智来清华任教,为后来清华引进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清华新闻网消息,2004年,57岁的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国,也是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为清华的全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