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别推出“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系列评论,从“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重视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艺创新”“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十九大报告进行相关解读,以飨读者。
作者:资深评论员 邓海建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民族复兴之魂,更是文化自信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浓墨重彩的篇章阐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文艺创造的一脉相承,亦是文化繁荣的一夜春风。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近50万种;制作广播节目771万小时、电视节目352万小时;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国产电视剧334部14912集,电视动画片近12万分钟;电视纪录片产量超过1万小时……震古烁今的事业,孕育了振奋人心的作品。在砥砺奋进的五年时光里,中华文化以“软硬兼施”之势,锻造着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力、影响力。
新时代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矛盾的社会亦有了新的漫道雄关。“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个时候,中国文艺创造擎什么旗帜、吹什么风向、定什么目标,是关键之考量。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简明扼要回答了这些关键问题。一言蔽之,中国文艺创造,就当坚守“人民性”这个大方向。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别林斯基在《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中有言:“人民性算不得真正艺术作品的优点,只不过是它的必要条件。”如果再往前追溯,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担任记者时就曾直言:“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用迫于贫困的人民的语言来公开地说几句话,因为故乡的生活条件是不允许他忘记这种语言的。”这话虽然有点长,大概的意思,类似“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中国古训。说到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的统一,人民性自然是其本质属性。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文艺创造,为什么仍须尊崇“人民性”?这个问题,无外乎三个答案。第一,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命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因此,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自然是人民的文艺、大众的文艺、群众的文艺。
第二,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要回应好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得更具体一些,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的“8个更”,就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解读——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很显然,深刻变革着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第三,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要回应艺术家与市场的拷问。“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优秀的中华文化作品,向来都是见人见物见精神、见家见国见时代。小情小调拼凑不出大文章,脱离人民更不可能创造出叫好叫座的作品。有关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文献,便从全局与战略的高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文艺创造坚守“人民性”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坚守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之魂、坚守社会主义文艺的“二为”方向,记录大美时代,讴歌浩荡梦想。(邓海建)
(作者:唐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