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经济发展史,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令世人惊叹。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多次经历高峰低谷的跌宕起伏,却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昂扬奋进。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战略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战略,就如何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观点和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五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指引下,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成就辉煌,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把握大势重“三农”——
砥砺前行铸辉煌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比去年增产33亿斤。事实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快于城镇居民。
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是衡量“三农”发展的主要指标。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增产增收的持续时间越长,出现拐点的几率就越大。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增产增收之后,在全球经济“亚健康”状态和国内“三期叠加”的挑战下,中国“三农”事业不仅没有陷入迟滞,而且发展进入“钻石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近年来中国农业年均增速为4%,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农业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保持在7%左右,创下了中国历史的纪录,也是世界纪录。不仅是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也为业内瞩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稳中向优,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压舱石”“定海针”。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发展新路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目标。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来自于科学的定位。“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战略地位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的。做好“三农”工作,关乎城镇化战略顺利推进,关乎有效拉动内需,关乎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建成。尽管农业是国际公认的弱质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一直在下降,但我们党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住稳定社会的发展大局。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党中央从全局看“三农”,处处体现了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的基本立足点,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稳住农村、安定农民、巩固农业,就下好了先手棋,并做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的“眼”。
“三农”发展关乎国脉民生农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世情、国情、农情出发,以宏大深远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战略筹谋,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尤其是以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肇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成为引领“三农”巨轮前行的导航灯,开启了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三农”新征程。
以“三农”之首要问题——粮食为例,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视野审视中国人的“饭碗”,他说,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事实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结果导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减产15.9%,直到20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的水平。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3年起,中央实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技,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藏粮于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如今,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站稳在1.2万亿斤的台阶。中国人不仅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5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肉蛋菜果鱼等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
数据最有说服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意味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农田有效灌溉系数超过52%,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意味着“靠天吃饭”正得到改变;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农业的绿色底色越发鲜明;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卖农产品进入到卖制成品的新阶段;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90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标志着农业小弱散的经营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从东北黑土地的稻田到天山脚下的棉田,从内蒙古的天然生态林到海南的天然橡胶林,从西南的高原特色农业到西北的旱作农业……一幅幅“三农”新图景中洋溢着一张张农民的笑脸,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甘霖。这甘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回忆。
统揽全局抓“三农”——
以城带乡促融合
目光回转到5年前,面对历史的接力棒,“三农”事业既有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辉煌的机遇,也面临着能否化解成长中烦恼的忧虑,更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亟需发展新动能的焦灼。彼时,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生态资源亮起“红灯”,补贴政策逼近“黄线”,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和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叠加而至……而所有的难题归结到一起就是——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5年来,党中央统揽全局,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中,“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最为鲜明,居于总要求的地位。
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从历史维度审视“三农”发展规律,明确了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是加快农村改革的响鼓重槌。
“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系统地勾勒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要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宽广视野统筹推进,以工促农、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城带乡、跳出农村抓农村。
5年来,国家层面统筹“三农”发展的文件密集出台,既有促进农民增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等农业农村改革重要内容,也有种植业结构调整、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农业供给侧领域的重要工作,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普惠金融发展、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点工作。
如今,党中央统揽全局,十多个相关部委通力合作,东、中、西部协同推进,农区、牧区、林区三位一体,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以创新的举措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成功回答了“钱从哪里来”“地由谁来种”“人往何处去”的关键命题。
钱从哪里来?在财政收支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国家坚持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2013年到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约8.28万亿元。新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更多了,机制更顺了。多部门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不再是“撒胡椒面”;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农村“三权”可抵押;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构建起农村版“众创空间”。
地由谁来种?国家构建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能者种田。当大数据、物联网在产业重塑中“活”起来,农业开始变得“会思考”;当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职业农民进入农业,谁来种地迎刃而解。随着产业的融合升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
人往何处去?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2012年至2016年,全国有6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富裕农民还要提高农民。随着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外出农民工由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向“春暖燕归巢”转变。田野集聚发展新动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700万人。
改革创新为“三农”——
亿万农民享“红利”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也与以往不同: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稳生产难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农产品价差存在,防风险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可持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强农政策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不断加大。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愈加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也越要居安思危,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长久发展。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不断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39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其中19次涉及农村改革议题,印发了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要文件,改革的框架基本建立。目前全国已完成土地确权11.1亿亩,确实权,颁铁证,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集体资产,农户分享到更多发展“红利”。
农民增收多轮驱动,“四驾马车”并驾齐驱。受益于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外出务工人数增、工资涨,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四驾马车”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不仅跑赢了GDP,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1降到了去年的2.72∶1。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了4.5%。
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安享美丽家园。水、电、路、气、房等工程建设大规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速。农村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以新农合来说,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水平今年达到450元,比2012年增长了近1倍。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的农村居民人数超过1.5亿。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户籍改革意见,全面取消了农业户口。这标志着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户口身份识别将不复存在,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职业。随之而来的是,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正逐步完善。
谈及现状,农民最有发言权。河北省固安县相公庄村种粮大户宁国江说,“不久前,土地确权拿到了大红本,中央又宣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们心里很踏实。我的种植面积还在扩大,一年下来收入不少。而且孩子上学不用学费,去医院看病能报销了。村里的变化也大,路通了,水清了,环境整洁了,日子越过越好”。
中央农办主任韩俊说,一系列农村改革举措的落地,为亿万农民带来了福祉。在改革中,我们明确了“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底线,确保了改革蹄疾步稳。特别是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理顺了“变”与“不变”关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道路清晰可见。从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到实践上的与时俱进,再到发展中的累累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农”历史性变革,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农”改革发展道路,更坚定了我们推动“三农”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三农”的航船必将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作者: 编辑:高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