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武汉渔业养殖“工厂化” 循环水养鱼成本高

发布时间:2012-08-22 05:30:50来源:SRC-13

     图为:这个池子正在给鱼儿吸氧

   图为:过滤材料可过滤亚硝酸盐等有害物

  楚天金报讯  文图/本报记者彭鹏 通讯员黄芹

  前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明确提出,三环线内不再养鱼。那么,面对水资源不足、养鱼二次污染这些难题,武汉水产养殖业新的出路在哪?有幸的是,近日,由武汉农业集团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武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武汉渔业养殖进入“工厂化”时代,并将掀起新一轮的养鱼革命。那么,什么是“循环水养殖”,这种模式下,一条条鱼儿是怎样长大的,口感如何,价格贵不贵呢?为此,记者作了一番实地探访。

  鱼儿喝的水 人也可以喝

  经过一片波澜不惊的湖面,记者来到位于黄陂区武湖的循环水养殖场。传统的淡水养殖,主要依靠大湖和池塘,基本是露天的养殖环境。如今,循环水的工厂化养殖方式,却将养殖场从露天搬进了厂房。走进厂房内,这里仅有1000多平方米,十来个水泥砌成的养鱼池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在操作。这些鱼池中,养殖着花鲢、鳜鱼、胭脂鱼等品种。

  “循环水系统主要用来养殖鳜鱼、胭脂鱼,花鲢是养来给鳜鱼吃的。”养殖场负责人沈光辉介绍,所谓循环水养殖,简而言之就是将养鱼的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这种养殖方式不具备传统养殖的流水设施,每个养鱼池之间互相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即每个养殖池有输水管道与位于车间一端的水处理系统相连,可随时根据需要将池内的水输送到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水输回养殖池内。

  记者看到,循环水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沙滤罐、紫外线消毒器、生物过滤器和蛋白分离器。沈光辉介绍,生产用的水,由周边的武湖引入,注入到每个水池中,由于鱼儿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粪便等垃圾,要保持水体洁净,系统每2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循环。首先,生产废水通过管道进入沙滤罐进行杂质过滤;紧接着出来的水,进入生物过滤池,池中塑料状的生物滤料上培养的是有益的生物菌,可以帮助分解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环境;然后,再经过蛋白分离器,分解掉剩余的粪便、残饵和纤维素;最后,过滤出来的水将进入紫外线消毒器杀毒,在途经紫外线消毒器的过程中,99%的细菌和病毒都会被消灭。“最后净化出来的水可以直接喝。”沈光辉说,养鱼先养水,决定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水质,循环水养殖是最好的水产养殖方式。

  亩产四万斤 四季都有卖

  厂房内的其中一个鳜鱼养殖池内,密密麻麻的鳜鱼,正在池底快活地游来游去,每条鱼已经长到20厘米大小。“循环水养殖是工厂化养殖的模式之一,就是运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一种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技术人员小黄说,循环水养殖除了水质好,还有三大特色:其一,占地面积少,养殖密度大。眼下,鱼池每立方米的水体可以养30公斤鱼,一亩就是4万斤鱼,而传统的池塘养殖量较高的情况下,一亩养殖量不过2000斤。相应的,每单位面积的产量就提高了19倍。其二,鱼儿的存活率高。养殖池不像湖泊,随便一个面积就有五六十亩,因为体积小,方便每天监控水质,一旦出现水质不达标,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同时养殖池还装有供养设备,根据水池鱼儿的生长状况不间断供养,其存活率可高达95%以上。

  此外,由于养殖池面积小,鱼儿在单位面积内的捕食速度加快,生长周期也加速。一传统养殖模式下,一条鱼苗长成两斤的商品鱼,需要9到10个月的时间;而循环水养殖,鱼儿的生长期可以提前3个月。

  那么,“喝”循环水、“吸”氧气设备长大的鱼,口感跟自然生态下生长的鱼有没有区别呢?

  “循环水养殖相当于人为给鱼儿还原了一个类似大湖养殖的生态环境,所以鱼肉质鲜美,口感上乘。”小黄补充,也正是因为可以人为地控制环境,养殖产品的收获和上市也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

  低成本养殖 外地有经验

  前日下午两点左右,白沙洲水产商行的陈老板开着货车来到养殖场,他打算进1000公斤鳜鱼。从事水产生意多年,陈老板信息灵通,哪里有便宜质量又好的鱼,他总会第一个知道。他告诉记者,来这里进过两次鳜鱼了,一次比一次销得快,顾客点名要买。关键是,收购价也不高,每斤在24元左右,价格跟大湖养的差不多。“循环水养殖成本高,只能养些价值较高的鱼才能保本,比如鳜鱼、胭脂鱼等。”沈光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循环水养殖最大的成本就是电费,一天用电量360度,一个月就是1万多度,电费接近1万元。具体到品种,以鳜鱼为例,20个立方米的养殖池,需要投放的各种饲料包括活鱼、鱼蛋白等,每月的支出大约是3000多元,养半年计算,饲料成本接近2万元;人工工资每人按1000元计算,3个人半年的工资就是1.8万元。20个立方米的养殖池可产1200斤鱼,如果鱼的价值低于20元,养殖根本就不赚钱。

  那么,既然养殖成本高,为何卖价不水涨船高呢?沈光辉解释,眼下,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武汉刚刚起步,产量有限,低价卖是为了探索市场行情,以便日后扩大养殖面积。至于成本问题,在其他城市,已经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成本,实现大众化水产品的养殖,相信也会在武汉实现低成本养殖。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养殖品种,目前以进入批发市场和周边小贩收购为主要销售渠道,后期随着产量的提高,有计划向商超渠道进军。

  破解“水”难题 各地在探索

  “鱼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然水资源保护的呼声渐浓,工厂化养殖是今后都市渔业发展的方向。”武汉市农业局水产处人士指出,传统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存在着占地面积大,适合养殖的地域有限,污染环境,容易因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等劣势。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大中城市郊区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商品鱼养殖基地。目前,不少商品鱼养殖基地由于经营体制不顺导致破坏性经营,池埂坍塌、水位变浅、设备陈旧老化,受养殖形势低迷影响的企业又无力进行池塘改造,造成渔业设施老化。同时,由于受水资源逐渐枯竭的影响,现在许多养鱼基地因缺少水源已无法养鱼,养殖水面逐年减少。而大水面养殖水域的二次污染十分严重,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失衡,加上水域过度开发,原有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此外,还存在种群混杂,种质退化的问题。其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产品安全性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养殖产量占全国养殖产量的43%。与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生产每单位水产品可以节约50-100倍的土地和160-2600倍的水,比传统养殖节约90%-99%的水和99%的土地,并且几乎不污染环境。从全国来看,天津和南方部分地区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不过,目前,武汉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还在起步阶段,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对此,该人士表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决:其一,多养殖名特产品比如鳜鱼、甲鱼等,这些鱼的价值高,可以弥补养殖成本高的问题;其二,提高水体的养殖规模,增长产量。眼下,每立方米水体只能养60斤鱼,从外地和国外的经验来看,这个养殖量可以提高到120斤;其三,扩大养殖规模,循环水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用水,养殖规模越大,节约的水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