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甘勇
做大增量,产业升级后劲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
一季度,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渤海银行、中邮人寿等金融机构在汉开始营业,普华永道、世邦魏理仕等全球知名专业服务机构进入武汉。“武汉工业倍增计划拉动效应开始显现,工业投资增量正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业内人士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省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8.53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投资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6.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占比超过40%的情况下,产业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湖北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工业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扩大投资是中流砥柱,持续有效的增量投入,才能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调优存量,借减法做加法
25日,经国家考核组现场检查,我省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通过国家验收。
“12个市州、14个行业的89家企业,已经全部拆除生产线和设备。”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不仅超额完成了2013年的任务,而且除炼铁外,其他行业还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湖北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总任务。”
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为先进产能让渡出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由于部分钢铁大省过剩落后产能关停及下游行业需求回升,我省优势钢铁企业订单增加,一季度钢材产量增长5.3%,扭转了持续下降的局面。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我省工业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843.4亿元,增长15.5%,高于全省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长10.8%,所占比重降至28.2%。
结构调整,永远只有进行时
然而,结构制约,仍然一定程度影响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结构调整步伐偏缓,在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二重偏心”结构。
以汽车制造为中心的先进制造业“一业独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小,处于产业结构外围。
以“一主两副”为中心,特别是以武汉为中心的“一家独大”的区域结构,使七成左右的高新产业集中于三地,其他地区处于产业区域结构的外沿,与“三个三分之一”的协调发展结构尚有差距。
“二重偏心”结构的存在,使我省结构调整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机会。
18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经济托管”洪湖市新滩新区。此次“联姻”打破了行政壁垒,两区将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计划3年到5年,新滩新区经济总量翻番。
结构调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