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汽车首超食品成江城消费品NO.1 换手机等改善型消费增加

发布时间:2014-08-07 06:35:48来源:SRC-13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曾茜

  今年以来,武汉市出台系列稳增长措施,市民的消费信心大增。记者梳理上半年武汉市民的消费数据发现,汽车1-6月份零售额达到307.93亿元,首次超过历年的第一大类——粮油、食品、饮料类,成为江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最大的推动力。

  另外,化妆品、中西药品类、通信器材类等“小件儿”,上半年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增幅均在15%以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这是经济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汽车效应”和“手机效应”。

  汽车销量大增

  零售额近308亿元成“领头羊”

  “一时半会儿买不起房,先把车买了,出门方便。”在杂志社工作的邓宇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生了小孩后,暂没有买房打算,“碰上车企搞活动,贷款免利息,就买了辆东本思域。”

  今年以来,经济大环境仍存下行压力,需求仍显疲软。和买房动辄百万元起相比,十几万元的车显得“亲民”多了。在上半年消费数据当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的零售额从同期的11.55亿元下降至8.13亿元,降幅22.4%。汽车的零售额逆势高速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43.62亿元增至307.93亿元,增幅22.7%。粮油食品上半年销售额仅为300.38亿元,增幅也落后于汽车,同比增幅为14.7%。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零售额首次超过了历年的第一大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类,成为江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最大的推动力。”武汉市统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

  “手机效应”显现

  换手机等改善型消费增加

  “过去我们说‘口红效应’,但现在这个说法要升级了!”叶青表示,和“口红效应”时代相比,现在消费已升级,“千元级”的消费都很平常,“换手机、换车这样的改善型消费越来越多,‘口红效应’应升级为‘汽车效应’和‘手机效应’。”

  从上半年的消费品零售数据来看,通信器材类、化妆品类均保持了较高的增幅,通信器材从去年同期的14.03亿元增长至16.66亿元,同比增幅从8.5%提高到16.6%;化妆品从50.75亿元增至59.11亿元,增幅16.1%。

  除了化妆品、通信器材外,中西药品类增幅也颇高,以26.5%的增幅位居各品类增幅第一名。武汉市统计局副局长吴仲鸣介绍,武汉市民越来越注重养生,是中西药品类上升的主要原因。

  武汉消费力趋稳

  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三

  从消费方式上来看,网购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的网上商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62亿元,同比增长81.5%。

  总的来看,武汉市今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09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连续多年保持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深圳,领先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

  今年,我省经济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到不足10%,为2003年以来的新低点,上半年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虽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同比均放缓。相形之下,消费品市场增幅较为稳定,保持平稳增长。

  武汉市统计局贸经处处长陈燕介绍,上半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增幅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