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双11”电商促销像数学题 看似打折多细算其实不划算

发布时间:2015-11-10 15:38:21来源:SRC-269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 实习生刘景)“双11”明日零点开始秒杀,昨天和今天,不少准备“双11”抢购的“剁手族”忙着领券、交预售金、抽红包。因为今年不少电商开始玩“打折数学题”,看似优惠多多,能不能落到实处还得看大家会不会解题。

“没学好数学,真是连打折都抢不到优惠。”昨日,家住汉口花桥一村的刘小姐在电商平台上买了一堆日化用品,准备参加满199减100元的活动。准备付款之前,她点开其他电商平台对比了一下价格,才发现挑选了一下午的商品,其实并没占到便宜。

刘小姐介绍,她挑选了6种洗护清洁用品,价格正好205元,满减后105元,其中一款洗衣液69元。然而在另一家电商网站上,这款69元洗衣液领券后促销价只卖39.8元。

送券和预付定金优惠是不是更实在呢?也不一定。

记者发现,今年不少优惠券都是满减优惠,且大多不能几张券叠加使用。一旦为享受满减优惠而凑单,市民可能会买到并不需要的产品。比如,买食品送化妆品类券,买服装送食品类券,如果不打算买这些送券品类,送的券也是白搭。

市民陈先生在一家电商平台购买牛奶时参加的是预售,预付的10元可抵用25元,预售价是89.9元,实际花了74.9元。但在另一家电商平台价格直接卖76元。“看起来是便宜了15元,仔细一算远远没这么划算,白激动半天。”

业内人士介绍,在“双11”中,各家电商都在打折促销,都在宣称自己最优惠,消费者根本没办法一眼看透,挨个查找的过程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消费者不仔细对比,也未必能发现到底打折的力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