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国内最大显示器生产厂房在闽提前23天封顶 中建三局再创多个第一

发布时间:2016-07-07 13:38:03来源:SRC-13

活动现场-(2).gif

7月7日,由京东方集团投资建设、中建三局承建的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体结构,在福州提前23天全面封顶。

DJI_0019.gif

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主体结构提前23天全面封顶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韩成林 朱娅 徐策)7月7日,由京东方集团投资建设、中建三局承建的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体结构提前23天全面封顶,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内最大显示器生产厂房。项目建设者仅用220天便完成了95万平方米的工程建设任务,施工速度之快国内罕见。明年此时,一片片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将装上一艘艘货轮,从福州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届时,世界上生产的超高清电视及桌面显示器中,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人自主制造的液晶屏幕。

  在福州京东方,要求最高的生产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微粒数量不得超过100个,相当于ICU病房标准的10倍;总投资达30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95万平方米,是福州电子信息工业史上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施工高峰时,该项目有12000多名工人在日夜不停地施工……还未正式“出生”,福州福州京东方就已创下多个第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超级工厂”

  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屏幕出自京东方;每10部平板电脑,就有3部屏幕是京东方出产。作为“幕”后英雄的民族企业,目前,京东方制造出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屏幕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球第一。

  而此次封顶的福州8.5代线项目将使京东方在电视产品和桌面产品上也实现重大突破。项目位于福清市融侨经济开发区,总投资达30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95万平方米,是福州电子信息工业史上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国内部分最大显示器生产厂房。预计于明年二季度投产,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玻璃基板,年产显示屏3000余万块,主要生产包括8K4K屏幕及曲面屏等高端产品在内的高分辨率(UHD)显示器、窄边框电视及桌面显示器等。项目的提前封顶,将进一步加速中国民族企业抢占全球显示产品市场。届时,国内消费者将有望用更低的价钱,买到装配有更清晰、更智能显示器的电器。

  福州京东方8.5代线的建设,也带来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聚集。目前已有20余家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落地资金达80亿元,涉及显示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后续将形成千亿级高端显示产业集群,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作为国内仅有的3家具备大型电子洁净厂房施工能力的企业之一,中建三局曾承建北京京东方8.5代线、深圳华星光电8.5代线、武汉华星光电6代线等项目,均实现提前封顶。

  突破极限工期,助力民族工业抢占世界显示市场

  超高清、曲面屏、柔性屏……电子显示产业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更新换代。京东方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曾指出,标准显示屏价格每隔36个月就会下降一半。这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而厂房的建设速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尽快抢占市场。福州京东方项目的年产能为180亿元,早建成一个月,就会多出15亿元的产出。

  为了早日投产,中建三局的建设者也是蛮拼的。据悉,福州京东方项目整体推进相当迅速,关键节点完成时间一再提前。9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般情况下要1~2年才能完成,而中建三局只用了220天,业内罕见。

  项目经理王玉海介绍,项目启动速度非常快,中建三局2015年11月27日接到京东方集团中标通知书,当天中标,当天开工。短短1周,近2000名劳务工人进场,不到半个月,300名管理人员从全国各地到达福州。短短2个月间,项目就进场钢筋4.8万吨、架料2.6万吨、模板53万方、混凝土11.5万方,几乎将福清当地所有的建筑材料“一扫而空”。施工高峰时,项目有12000多名工人在日夜不停地施工。为了不耽搁工期,2016年春节期间,项目上还有180名管理人员、1800名劳务工人加班加点施工。

  工程建设既要确保快速,更要保障质量。“流水作业,一环扣一环,进度日报、周报、月报,全过程管控。”项目副总监陈刚介绍,项目在投标过程中就制定了20万字的精细化施工策划,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手段,使项目施工得以保质保量完成。


1#厂房-(3).gif

福州京东方,要求最高的生产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微粒数量不得超过100个,相当于ICU病房标准的10倍。

  “工匠精神”打造“最干净厂房”

  电子厂房对洁净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一颗小小的尘埃都可能导致液晶面板集成电路发生短路、断路,产生或明或暗的“坏点”。在福州京东方,要求最高的生产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微粒数量不得超过100个,相当于ICU病房标准的10倍。

  最洁净厂房,到底有何奥妙?记者在项目3号厂房4楼看到,偌大的楼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蜂窝状孔格,每个孔格的边缘都被打磨成光滑的45度角,整齐而优美。

  “这块楼板有4.5万平方米,孔格在建筑学上称为格构梁,这层楼板有1万多个格构梁。”3号厂房项目经理陈亚解释,这是为了保证厂房内空气更高效流动,不落纤尘。为了保证格构梁的抹角处光滑,项目经过10余次实验,才最终敲定用光滑的PVC材料替代木材做模具。不但如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如果抹角有瑕疵,工人还要手工进行打磨,直到做成完美光滑的抹角。

  精密的显示器件在车间传送时极易破损。因此洁净车间对地面平整度提出了严苛要求,单层多达5万平方米的格构梁,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必须严格处于同一平面,每2米的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

  一道红光从远处射来,另一边,工人正在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项目质量负责人赖金林解释:“这是激光找平仪,正在给楼面‘找茬’,如果有不平整的地方,仪器就会自动报警。”

  每天,赖金林和他的两名搭档,都要扛着这个十几斤的激光找平仪,在不断长高的厂房上测量找平。项目30万平方米的格构梁,要经过4次标高测量,以保证最终的平整度。由于一走就是一整天,3个人脚上都磨出了血泡。赖金林笑着说:“对电子洁净厂房来说,工程质量好,产品质量才能好,能让消费者看到更清晰、更干净的屏幕,我们什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搞定“擎天柱”

  站在2号厂房四楼,数百根高大笔直的梁柱如同“擎天柱”一般撑起厂房的屋顶,每根都有好几层楼高,人站在下面显得格外渺小。项目副总工张浩介绍,这在工程上被称为“高大柱”,项目1号、2号、3号厂房中共有943根这样的柱子,都在10米以上,最高的有近15米、5层楼高。

  这么高,工人怎么施工呢?一般来说,高大柱施工都是先搭架子,工人站在架子上一层层地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干完活后还要把架子拆掉,这种方法做一根柱子就要三四天,而各个厂房中的高大柱多达324根,在工期内根本不可能完成。项目投标时,业主方专家问起项目总工程师董晓刚,他微微一笑:“没问题!”随后说出了一个让专家频频点头的方案。

  等到浇筑高大柱时,塔吊吊来一个高高的钢管架,如同一个巨大的“灯笼”,在4名工人的配合下,落在了高大柱施工点。董晓刚介绍,这就是浇筑高大柱的“秘密武器”——“灯笼架”。它在加工车间直接加工焊接好,需要浇筑高大柱时直接吊到现场使用,工人们站在上面就可以工作,模板绑扎完就可以吊走,直接用于其他高大柱施工。这是董晓刚在他所在的前一个项目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时设计的一个施工工具。

  但第一次浇筑高大柱就给项目团队泼了一盆冷水,由于柱子太高,混凝土从十几米的高度直接浇筑下来,巨大的落差让混凝土中的石子等粗骨料与砂浆分离,沉到柱子底部,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和观感。项目质量部立刻召集技术部、材料部及施工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会上“金点子”频出,有人提出要更改钢筋绑扎设计要求,有人提出要下放套管,有人提出要调整混凝土塌落度,100多人发动“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综合的解决方案,应用以后,高大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有显著提高。

  通过大家的群策群力,项目仅用了55天便完成了近千根高大柱的施工。各个厂房中,一排排光滑均匀的柱子笔直矗立,格外壮观,见证着建筑人攻克了又一道超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