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光谷生物城。﹙视界网刘峻峰摄﹚
图为:光谷生物城中法实验室内,外籍研发人员正在做生物医药实验。(记者 张朋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谢慧敏 李墨
有所为有所不为
细分领域“磨尖”优势
2008年11月,光谷生物城奠基。当时,全国已有26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作为第三批入列者,武汉是不折不扣的后来者。
后发赶超,从哪里发力?起初,大家心里没有底。
全球著名的咨询管理公司——美国毕博被请来。历时数月的深入调研,开诚布公的探讨,一个共识得到各方认可。“生物产业是好苗子,但遍地开花就很难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说,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细分领域“磨尖”优势,错位发展。
由毕博操刀,光谷生物城搭建发展框架:瞄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以及与光谷优势产业光电子交集的医疗器械三大板块,建设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智慧健康园、国际生命健康园“七大专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
高起点的规划,让光谷生物城成长有了“灵魂”。
以此为蓝本,8年来,生物城心无旁骛抓产业。30平方公里的园区,没有引进一家房地产企业,所有基础建设围绕产业展开,一门心思引进和生命健康产业相关的企业、平台、资源,形成创新集群。
高度专注、重点突破,令光谷生物城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优势。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武汉生物军团全面崛起,后发至上——
生物医药领域,300多个新药项目已在研发,40多个进入临床;
生物农业领域,由张启发、朱英国等6位院士牵头带领,以种子为竞争核心,与中种集团等领军企业携手打造“中国种都”;
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首创18导平板心电图机,去年投入量产;可控式胶囊内窥镜、高通量临床基因测序仪等一批世界领先成果进入市场。
11月18日,迎来8周年生日的光谷生物城,国际生命健康园、智慧健康园同时揭牌。至此,当年产业规划的蓝图,逐一落地。未来,光谷将集中创新企业,驶入精准医疗、医疗大数据、医疗服务等新的产业“蓝海”,开辟更大、更细分的生物产业疆域。
瞄准产业制高点
打造“区域创新场”
从一颗颗水稻里,提取出人类所需的人血白蛋白;一粒小小的胶囊内窥镜,可以在人的胃肠内360度观察;邮票大小的皮肤样本,可在培养皿里长出全身所需皮肤……
在光谷生物城,这样的奇思妙想,每天都在上演。它们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也为武汉抢占生物产业制高点积蓄后劲。
今年以来,光谷片区企业已完成上报国家一类新药7个,创近年来新高。其中,水稻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特异治疗性双抗体,两大全球首创的重磅一类新药即将进入临床,预计2020年拿到新药证书。还有200多个新药作为“后续梯队”进入研发,40多个进入临床。
这些苗子后劲很足。中科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说,以水稻提取人血清白蛋白为例,这项耗时10年的技术转化,将缓解我国因供血浆短缺而造成的人血清白蛋白稀缺困局,并带来上百亿元的产值。
去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报告显示,在对全国108个生物园区抽样调研中,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基础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位居第一。
瞄准产业制高点,不求一时之快,不逞一时之时。光谷生物城的后劲,源自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投入。
这里,人才是最珍贵的资源。
自成立之时起,光谷生物城就求贤若渴。凭借14位生物两院院士的优势,利用“人才特区”的优惠政策,先后引进12位院士,23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以及433个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生物人才团队。武汉市首批65名“城市合伙人”中,生物城占12人;光谷“3551人才”计划中,生物城占比38.4%。
这里,技术先行是生物产业的制胜法宝。
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下,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成为科研院所和众多生物企业交流技术和经验的平台。投资1亿元建立的公共技术平台,解决了武汉近千家中小型生物企业无力承担昂贵实验费用的问题。
这里,创业平台给众多生物企业带来福音。
光谷生物城的新药孵化平台一开始运行,就引进37家新药创制企业,新药创制项目76项,获国家资金支持3500万元。创立时仅7人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中旗电子,申请到150万元的创新基金支持,迅速开发出主导产品十二道心电图机。
先进的技术在实验室诞生了,但成果转化成为产业化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难题,光谷生物城创新多项科技金融产品,累计帮助企业获得47.44亿元贷款,107家生物企业登陆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科技板等资本市场融资,80余家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提供51.54亿元。
技术、服务、创业、融资、人才的深度整合,催生出强大的“区域创新场”,吸引全球顶尖研发项目进驻。
辉瑞来了。这家全球最大制药巨头,在光谷生物城设立研发中心,成为我省引进的第一家世界500强生物医药企业。去年,将数据和质量管控业务从美国本土向武汉转移后,辉瑞又将海外药物安全业务,从印度向光谷生物城转移。
400多个海内外高层次团队入驻,12个院士项目落地,200多个研发项目加紧推进,引领光谷生物城在全国生物产业创新研发中一路领跑,后劲十足。
突破体制天花板
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圈”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向国家食药监局申请进入临床规定试验,审批时间是60—90天,多数企业通常要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申报审批时间长,使许多医药企业贻误了最佳时机,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外国公司在我国从事新药研发。”光谷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说。
在认识到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之后,光谷生物城积极寻找对策,先后将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近10家重要的行业监督检测机构搬迁至生物城,甚至直接成立省药监局东湖高新区直属分局,就地办理新药检验、检测和申报。
“生物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把它找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鲍俊华说。借力于这种搭积木的方式,光谷生物城正从单一的产业集聚向功能丰富的“生态圈”升级,一项成果从实验室到最后市场应用,不出生物城就能完成。
“生态圈”中,企业是主角。目前,光谷生物城已拥有980多家创新型企业。“企业集聚,不是重复扎堆,而是互为上下产业链条,成为产业集群。”
从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新药开发的每个环节,生物城均有企业和平台提供服务。丰富多元的创新生态,滋养出一批活力十足的创新主体。
为帮助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光谷生物城还特意引来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大医院落户。“家门口办医院,直接对产品提出实在的建议,为企业创新产品临床、定价提供直接便利。这也是光谷生物城的特色生态。
”
链接
深圳成都持续发力光谷生物城尚需加油
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眼下,不少地方将生物产业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予以扶持培育。
以深圳为例,2015年,当地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形成了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生物医药、基因测序、高端医疗等一批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细分领域。目前,该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吸引生物人才。
同处中西部的成都,今年则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给予企业最高5000万元的债权投资支持,着力吸引国内外生物产业人才、企业和成果到成都发展。
光谷生物城产业处处长李旅表示,生物产业是资金、智力密集型产业,流动性极大,研发团队很容易受优惠政策吸引。
但长春坦言,武汉生物产业尽管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企业小而散的困境。除人福医药、国药集团过百亿之外,还没有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细分领域整体竞争力不足。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偏低,一批有优势和潜力的研发成果转化依然迟缓。
此外,本地产品面临“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政府集中采购缺乏支持本地企业产品推广的法规文件,医院采购需求的确定一般要经过多个环节,加之创新成本普遍较高,与市场上成熟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不足,企业自身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2014年,总部位于武汉的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将一条年产100万粒、产值40亿元的胶囊内镜机器人生产线迁往上海浦东新区,正是因为上海将这种检测技术纳入医保,为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光谷生物城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带动湖北省生物健康产业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实现这一目标,尚需省市多方齐努力,打破人才、资本、监管等制度“天花板”,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作者:王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