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面向三农、立足县域 扎根沃土谱写普惠金融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7-03-21 08:12:58来源:SRC-389

湖北日报讯 湖北银监局局长 赖秀福

十年树木,根深叶茂;十年耕耘,硕果累累。从2007年初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挂牌开业至今,湖北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已走过了十个春秋。截至2016年末,湖北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45家,其中法人机构村镇银行66家(含2家批筹)、贷款公司2家,分支机构77家。2016年末,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287.28亿元,利润总额2.52亿元;各项贷款和各项存款增速比同期全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0.02个、17.99个百分点;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村镇银行走过的十年征程,是湖北县域和“三农”蓬勃发展的折射,也是湖北农村金融改革壮阔图景的缩影。

一、十年培育发展,实现“八个第一、四大巨变”,湖北村镇银行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村镇银行已在荆楚大地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湖北村镇银行实现了稳健可持续发展,还在全国创下了“八个第一”的辉煌:仙桃北农商是全国第一家由商业银行跨区域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随州曾都汇丰是全国第一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办理外汇业务的村镇银行;汉川农银是全国第一家由国有大型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荆州公安花旗贷款公司是全国第一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湖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通知》是全国第一份以省政府正式文件明确给予村镇银行税费优惠的文件;仙桃北农商发行的“凤凰卡”是全国第一家由村镇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湖北省8家村镇银行在全国率先被吸收为湖北省银行业协会理事会会员。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小机构实现了大发展。集中体现在四大巨变:

一是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巨变。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全省共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45家,已覆盖全省所有县市,成为全国首批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的9个省市之一。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村镇银行充分利用自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创新,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产品,赢得客户广泛欢迎和好评,将广袤无垠的农村变为星火燎原的根据地。

二是从下乡掘金到致富帮手的巨变。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发起行和股东的初衷是想发掘农村市场的“金矿”,但在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村镇银行逐渐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千家万户,致力于帮助农村旧貌换新颜、支持农业“鸟枪换炮”、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因此成为农民兄弟贴心的、可信赖的银行,“朋友圈”越来越大,“点赞量”也越来越高。

三是从政府推动到市场引领的巨变。在发展初期,为促进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监管部门要求其股东主要由国有银行等银行机构担任,并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政策支持。随着村镇银行发展的日益成熟,监管部门鼓励发起行按市场化原则调整股权比例,提高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在2014年后组建的村镇银行中,大多数主发起行的持股比例设定在35%左右,民间资本占比56%,对完善公司治理、防范金融风险、拓展特色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是从步履蹒跚到蹄疾步稳的巨变。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不断增大。2016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287.3亿元,比2008年末的8.3亿元增长了35倍,翻了五番多,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能力持续提升。在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抵御风险能力也明显增强,经营稳健性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末,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21.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96%、不良贷款率1.67%、拨备覆盖率211.54%、流动性比率73.74%。各项主要监管指标已达到良好银行标准。

二、强化窗口指导,推行“八大举措、四个理念”,践行湖北特色的村镇银行审慎监管。

十年来,按照中央和银监会要求,结合湖北省实际,湖北银监局在村镇银行的培育发展方面重点推行八大举措:

(一)顶层设计

始终坚持村镇银行发展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为其绘制路线图、订立时间表。2009年,制定了《湖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发展规划(2009-2011)》,提出三年内在全省设立35家村镇银行。期间,共成立村镇银行28家,分支机构9家,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2012年银监会对村镇银行准入政策进行了调整,湖北银监局制定了《湖北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三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村镇银行在65个县的全覆盖。经过努力,这些目标都已完成。

(二)制度先行

路线图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划定“行车道”,确保村镇银行在制度轨道内运行。十年间,湖北银监局始终坚持建章立制、规矩先行,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覆盖村镇银行市场定位、贷款制度、内部控制、主发起行履职、利润分配等各个方面,扎起一个严密无缝的制度笼子。

(三)监管引导

一是把好准入关。在引进村镇银行时,监管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发起人的资质遴选,确保其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把村镇银行办好。同时,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监管部门只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不搞成“婚姻介绍所”。二是把好经营关。为引导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湖北银监局注重用好监管“指挥棒”,对涉农贷款进步度、不良贷款率、流动性覆盖比率、盈利性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排名和按季通报,防止其经营方向跑偏。三是把好政策关。根据银监会规定5年内不考核村镇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规定,坚持把好的政策用好用足,对新成立村镇银行存贷比高于75%的18家机构,均未列入监管考核范畴。

(四)政策扶持

湖北银监局主动向省政府汇报沟通,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落实村镇银行各项扶持政策。如,湖北省政府2008年9月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通知》(鄂政办函[2008]69号),规定从2008年至2012年,村镇银行比照农村信用社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即享受2%营业税优惠政策,按3%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省政府出台的该项优惠政策后被中央采用,推广到全国执行。湖北省部分县市也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如对新设立的村镇银行给予一定开办费用,比照招商引资给予一定奖励,或在房租上给予一定补贴,有的还在财政存款上给予一定倾斜。

(五)特色普惠

村镇银行如何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针对这一难题,湖北银监局组织村镇银行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将社区和乡村的综治网格重新划分成金融网格,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全覆盖,并在获取海量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开展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2016年末,全省村镇银行已建立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834 个,授信金额33.05亿元,发放贷款29.98亿元,惠及普惠群体3.07万户。我省网格化扶贫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信息》推介,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也作了宣传推广,湖北省委主要领导也进行了肯定批示。银监会年初工作会议也明确拟在全国推广实施。

(六)覆盖县域

湖北银监局始终将县域作为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的主战场,鼓励向金融服务不充分的乡镇延伸网点,力争开业满2年以上村镇银行实现下辖重点乡镇50%以上的网点覆盖。2016年,湖北省新增村镇银行14家,其中10家分支机构设在乡镇。村镇银行存贷比78%,实现了“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达到了“筑渠引水”的目的,形成了县域适度竞争的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双法人格局。

(七)风控升级

风险防控事关村镇银行培育工作的成败。湖北银监局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打造村镇银行风控升级版。2016年,组织召开全省第一届村镇银行联动监管会和高管人员培训班。同时,指导湖北银行业协会搭建一个专门为村镇银行服务的平台——湖北省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组织22家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签订流动性支持协议,承诺村镇银行流动性比例低于25%警戒线时,主发起行以同业存放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承担流动性风险救助责任推动村镇银行抱团取暖、和衷共济。

(八)长治久安

村镇银行不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形式灵活、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模式,既做到大股东监督到位,又适当照顾中小股东和相关者利益,既实现内控审慎制衡全覆盖,又能及时响应小微客户短频快服务需求。同时,突出资本约束,“有多大的本钱做多大的事”,各项业务发展综合考虑资本、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2016年末,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21.6%,比全省法人银行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主要监管指标均达到良好银行标准。

十年来,按照发展普惠金融和审慎监管要求,湖北银监局在村镇银行培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理念”:

一是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村镇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县域和农村是最适宜的生长土壤。要身有乡土气息,胸有民生情怀,下伸网点,下沉服务,聚焦“三农”、小微企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精准扶贫等薄弱领域,把普惠金融进行到底。

二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创新理念。村镇银行自身就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在县域和农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村镇银行要开疆拓土、有所作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创新是村镇银行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

三是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风控理念。村镇银行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坚持小机构、小规模,专注于小企业、小农户,扎得了根,干得了事,做深、做细、做实县域和农村市场,确保风险总体可控。

四是始终坚持科学有效的监管理念。十年来,村镇银行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离不开监管部门的精心呵护。湖北银监局着眼于村镇银行的长治久安,积极探索前瞻性、针对性、差异化的监管方式手段,不断把脉问诊,及时开药治病,引领和推动村镇银行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三、找准市场定位,着力打造“小而美”的精品银行,湖北村镇银行未来大有可为。

下一步,湖北银监局将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引导村镇银行稳中求进,着力打造小而美的精品银行:

一是要“美”在不忘初心,深耕三农。始终将“立足县域、支农支小”作为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引导其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坚持身有乡土气息,胸有民生情怀,继续突出主业、下沉重心,聚焦薄弱领域,深入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实现网格化覆盖率和建档面“两个全覆盖”,踏上服务三农的新征程。在客户选择和业务开展上,坚持小机构、小规模,专注于小企业、小农户,做深、做细、做实县域和农村市场。在产品设计上,根据农户种养殖的季节性,企业生产的周期性,消费客户的消费水平、特点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二是要“美”在富于活力,开拓创新。引导村镇银行发挥小、快、灵的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创新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结合农村产权改革,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完善微贷技术,加快微贷技术在县域地区的应用。创新担保方式,针对县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小、急、频”的特点和风险水平,设计简捷、实用、高效的差异化业务流程,持续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是要“美”在行稳致远,基业长青。村镇银行作为小机构、小法人,只有夯实发展基础,更加重视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实现稳健发展。村镇银行要突出“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和运行机制,特别是要提高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履职能力。要将本求利,各项业务发展要综合考虑资本、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村镇银行要做好资产分类,真实反映贷款质量;要做准利润核算,在准确分类、提足拨备的基础上充分核销不良,准确反映利润;要做实资本质量,制定合理的资本补充规划,综合运用内源为主、外源支持的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重点保持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稳定。湖北银监局将通过推进主发起行“优进劣转”、实施“绿(G)、黄(Y)、红(R)、黑(B)”牌基因测序法(Gyrb)差异化监管、建立流动性保障联盟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村镇银行稳健发展。

四是要“美”在齐心协力,多方共赢。村镇银行要发挥机制灵活的小法人优势,因地制宜,打造自身特色。主发起行既要尊重、维护村镇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又要把村镇银行的干部员工看做大家庭的一员,与村镇银行建立起一家人的血脉联系。股东不能只看重短期经济回报,而要着眼长远效益,理解、支持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村镇银行一道实现共享式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应继续关心村镇银行发展,为村镇银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监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前瞻性、针对性、差异化的监管方式手段,引领和推动村镇银行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湖北银监局将按照银监会的部署,积极推进实施村镇银行“一行多县”,支持省内风控能力较强、经营情况稳好的村镇银行“走出去”,在符合条件的省内县域或接壤的外省县域设立网点。

五是要“美”在吐丝反哺,贡献社会。湖北省村镇银行的监管重心已从培育设立全面转移到引导稳健经营,村镇银行的发展重心逐步从发起设立过渡到提质增效。下一步,不能简单铺摊子、扩数量,监管部门要引导村镇银行在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要着重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发展质效,做好改进金融服务的“深化器”“缝纫机”“清道夫”,加大对湖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未来几年,村镇银行作为县域实现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格局的创新制度安排,要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价值,在县域的就业、纳税、扶贫等领域有所作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出更大贡献。

视点

星星之火燎原广袤天地

金融活水连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2006年12月,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到县域参与设立村镇银行。

2016年,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强化对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力争在2020年底全面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推动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进一步强调村镇银行在加快对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补足金融服务短板方面的重要性。

湖北作为六个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从2007年初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挂牌开业至今,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已在湖北走过了十个春秋。

从一枝红杏到百花满园,十年树木已绿树成荫。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湖北村镇银行的发展在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数字更能说明湖北村镇银行的聚变发展轨迹。截至2016年末,湖北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45家,资产规模达到287.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3.2亿元,存款余额196.52亿元。这些金融“活水”流向荆楚农村的广袤天地,为“三农”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营养,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也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之路的生力军。

村镇银行成立的目的是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经历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培育发展,湖北省村镇银行已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在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无疑需要金融支持,资金投入,但是钱从哪里来?村镇银行却能依托自身优势,灵活的机制,提供“金融活水”。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这与村镇银行坚持支持"三农"与小微企业、下沉服务重心的服务宗旨相辅相成。

结合我省已经全面铺开的“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化解了村镇银行下沉服务的后顾之忧。由此,依托“金融服务网格化”的战略定位,村镇银行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海量大数据信息,开展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让村镇银行在完善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成为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

全省村镇银行名单

武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沙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松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监利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公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老河口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谷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枣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南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大悟楚农商村镇银行

云梦楚农商村镇银行

安陆楚农商村镇银行

郧县楚农商村镇银行

郧西楚农商村镇银行

房县楚农商村镇银行

丹江口楚农商村镇银行

竹山楚农商村镇银行

竹溪楚农商村镇银行

江陵楚农商村镇银行

石首楚农商村镇银行

崇阳楚农商村镇银行

通山楚农商村镇银行

神农架楚农商村镇银行

团风楚农商村镇银行

罗田楚农商村镇银行

浠水楚农商村镇银行

广水楚农商村镇银行

随县楚农商村镇银行

红安长江村镇银行

英山长江村镇银行

咸安长江村镇银行

赤壁长江村镇银行

大冶泰隆村镇银行

恩施兴福村镇银行

当阳兴福村镇银行

长阳兴福村镇银行

秭归兴福村镇银行

夷陵兴福村镇银行

武汉东西湖扬子村镇银行

江夏民生村镇银行

钟祥民生村镇银行

宜都民生村镇银行

麻城汇丰村镇银行

曾都汇丰村镇银行

天门汇丰村镇银行

大冶国开村镇银行

宜城国开村镇银行

枝江汉银村镇银行

阳新汉银村镇银行

洪湖融兴村镇银行

应城融兴村镇银行

孝昌本富村镇银行

兴山本富村镇银行

通城惠民村镇银行

东宝惠民村镇银行

五峰金谷村镇银行

远安金谷村镇银行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

仙桃京都村镇银行

掇刀包商村镇银行

嘉鱼吴江村镇银行

公安花旗贷款有限公司

赤壁花旗贷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