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万永庄
一杯菊花茶端上桌。杯中,一朵金黄色的菊花“盛开”。“这是金丝皇菊,朵形大,一朵泡一杯。干花5块钱一朵,行情好可卖到10块。”桌对面,麻城大自然菊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卫星笑着介绍。窗外,是该公司一期投资8000余万元打造的菊花高科技产业园。“金丝皇是我们从30多个菊花品种中精选出来,在这里种植的。”
麻城不是福白菊之乡吗,咋又冒出来了“金丝皇”?12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麻城采访,既感到欣喜,又有点疑惑。
市长蔡绪安说,大自然菊业作为外来企业,运营两年来为麻城菊花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样本,值得研究。
邂逅“福白菊”
大自然菊业落子麻城
106国道从黄土岗镇张家墩村穿过。2015年10月的一天,有辆越野车行驶中突然停下,一名中年男子走下车,望着路边连片菊花,眼睛一亮。他向路边人打招呼:“菊花长得不错啊!”
说来也巧,路边人正是张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华。一番攀谈,张华惊喜地得知,眼前这名男子是菊花研究专家、菊业企业家徐颂文!
徐颂文是武汉新洲人,1990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去河南开封市园林部门工作。2006年,他创办民营的开封菊花研究所,后又创办大自然菊业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所抓基础研究,公司抓全产业链开发,从菊花的育种、种植、加工、产品研发、销售再到布展、旅游观光,成为业内知名企业。
这天,徐颂文到麻城拜访一位朋友,路过张家墩村,出现了“停车问菊”的一幕。
得到这个消息,镇、市领导怦然心动——麻城是千年菊乡,福田河镇出产的福白菊与浙江桐乡杭白菊、江苏盐城白菊齐名,北部山区以福田河为中心,有5个乡镇种植白菊,是全国三大菊业基地之一。受品牌影响力弱、产业链条短等多种因素制约,长期以来,福白菊多被浙江、广东客商低价收购,贴牌销售。如果能引进一家有实力的菊花开发企业,肯定会对产业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镇、市负责人多次前往开封,邀请大自然菊业到麻城投资。一开始,徐颂文有些犹豫,后来,麻城人的诚心激发起他再次创业的雄心。2015年12月,大自然菊业与麻城签订协议,投资1.6亿元在黄土岗镇建设菊花高科技产业园。
重构菊花价值
产业开发空间广阔
大自然菊业出招,与麻城人传统打法大不相同。
菊花产业园从张家墩和伍家河两个村流转土地1000亩,分三块建设:300亩打造观赏菊园,种植的菊花品种达2392种,成为国内最大的菊花种质资源库,菊园配套建设观景长廊、停车场、菊香生态餐厅、菊花特色产品超市等。去年9月28日,菊园建成开放,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菊花小镇”,游客纷至沓来,赏菊花、购菊花产品、品菊花宴。
第二块是建设加工生产车间。与福白菊传统的高温杀青不同,大自然采用72小时低温烘烤,杀青后花色、朵形和营养成分保持更好。加工后的菊花就地生产变成产品,除在全市20多个特色门店销售外,还通过电商等渠道发往全国。
剩余土地用于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大自然菊业通过对比试验,挑选了金丝皇、七月白、黄山贡、大黄等五六种适合麻城环境的品种,指导村民和贫困户在基地内种植。“种得最多的是金丝皇,它价值最高,每亩净收入可达2万元,是福白菊的三四倍。”鲁卫星说。
公司还通过提供订单、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周边农户种植新品菊花,由于效益可观,一些种植大户纷纷跟进。
供给如何升级
金丝皇告诉福白菊
一朵金丝皇,搅动不少麻城人的心。
黄土岗镇菊花协会会长徐光波作为镇里代表,一直贴身为大自然菊业提供服务,对其运营模式观察颇深。他认为,这种模式对麻城菊花产业升级至少有以下三点启发:
一是变单纯农业为一二三产融合。多年来,麻城人只靠种菊卖菊,效益很难提升。大自然菊业把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融合一起,形成全产业链,附加值自然提高。
二是产品供给需要升级。福白菊主要做茶用和药用,大自然菊业带来诸多新品种,在茶用和药用之外,开发了菊花的观赏、酿用、食用等功能。如金丝皇等新品种,有的花期提前,可以有效避开霜期,免受损失;有的花期延长,从7月开到11月,可采多茬,既增加收益,又避免了集中采摘,节省人工成本。
三是真正实现科技为农业服务。大自然菊业背靠开封菊花研究所,在良种选育、种植培养、加工工艺等方面,能够用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农户提供服务,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如今,麻城人不仅心动,而且开始行动。除了新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先耕(地)后施(肥)、留尖育苗、低温烘烤等新的种植、加工技术也被运用到传统福白菊种植中,并初见成效。
麻城菊花产业未来怎么走?市长蔡绪安表示,麻城已出台推动菊花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方面,稳定发展福白菊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扩大新品种种植,丰富产品;加大科技兴菊、品牌创建、产业融合的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供给质量。
小小金丝皇,搅动着人们的思想。但愿从这里出发,能通向麻城菊花产业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