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农民发明现状扫描:散落的珍珠,如何成串闪耀

发布时间:2017-12-22 15:03:55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 散落的珍珠,如何成串闪耀

——我省农民发明现状扫描

荆楚大地,农民发明层出不穷。近年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更趋蓬勃。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十堰、襄阳、黄冈、黄石等地,发现虽有相关政策扶持,但农民发明家多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这些散落的珍珠,如何才能成串闪耀?

都是匠人,聪明劲令人瞠目

襄阳卧龙镇农民黄忠兵,47岁,发明一款花生播种机,种肥同播,兼撒农药,每小时可播10亩至15亩,委托宜城一家企业量产,已售200多台。

黄忠兵逢农机展必至,但10月26日在武汉开幕的中国国际农机展他缺席了,“走不开,又搞了个新发明:秸秆还田”。记者说你不多方取经改进,不怕花生机被人超越?他说不会,花生机的核心技术是花生仁入土有无破皮,他的机械破皮率为“零”,同类机械至今还在10%左右。

襄阳东津镇农民杨兴贵65岁了,将自家房顶改成弧面铺土种庄稼。记者看到,“空中良田”140多平方米,作物长势喜人。他说:“咱村耕地2700多亩,建房占去800多亩,800多亩每年能多收多少粮食?而且夏天隔热冬天保暖,家里不用空调,能省多少电?”

他们都自信满满。房县白鹤镇农民段家忠跟建筑队比赛,看谁除掉脚手架钢管上凝固的水泥速度快,10名工人叮叮梆梆敲半天,他的设备分分钟把100根钢管捯饬得像新的。黄梅县孔垄镇农民李忠恩跟人比赛收粮,晒场上1000公斤稻谷,他的收粮机45分钟一扫而空,而15名壮汉忙得汗流浃背才收一半多。

大冶金湖街办宋堍村农民左良才更绝,小学没念完,发明黄金选矿剂,以石硫+碱合剂取代氰化钠(剧毒,潜伏期60年,能致寸草不生),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增进土壤墒情。他对记者说:“发明就像墙上有个纸糊的洞,墙体统一刷白,找不到洞你总撞墙,找到了手指轻轻一弹,纸就破了。”

都是犟人,钻研劲令人刮目

“十年磨一剑”,个中艰辛,令人感叹。

黄忠兵曾债台高筑,欠人80多万元,亲友都借遍了,见他就躲。段家忠四处借钱,摩托车油跑干了,十几公里山路他推行一宿至凌晨5点多才回家。

左良才搞发明,有人笑他“化学元素那些字会不会认喽”;段家忠发明内燃机中央冷却器,有人说“看太阳能不能从西边出”;李忠恩发明油菜收割机,村民说“钱多用不完当柴烧啊”;黄忠兵先没想发明花生机,去买,农机商店先说有,去了又说没有,他很生气。老板说:“这东西山东人造,河南人仿,就湖北人两眼盲。”他就发誓,不发明一台更好的,“誓不为人!”

都很孤僻,执着劲令人动容

黄忠兵自黑,说他“性格不好,犟、孤僻、爱走极端”。

他有3个好友。宜城王集一个,当地盛产麦冬,请人收割1000元/亩,太贵,就发明麦冬收割机,嫌技术没成熟,不愿见记者。襄城隆中一个,发明热气球燃烧器,受过骗,也不见记者。宜城还有个发明挖藕机的,说“这太普通,没什么好说”,不接受采访。他们都不爱与人打交道,不到有眉目谁也不知他们整天闷在屋里干什么。左良才说他生活枯燥,不会友、不打牌、不喝酒,从18岁到59岁,“41年主要就干这一件事(钻研选矿剂)。”

都很不易,坚韧劲令人感佩

省农业厅农机局专家秦建崴对记者说,湖北农民智慧的杰作,是机耕船。江汉平原沟壑纵横,上世纪中叶,仙桃农民不断摸索,因地制宜发明了机耕船,样子像船,实为农机,特别适合稻田、藕田、深泥田,革新了我国水田耕整传统方式,是机械化无牛耕作的先声。

如今,农业机械多由国际大公司研发,创新跟以往比越来越难,但难不倒湖北农民。譬如过去收割稻谷,稻草都呈条状堆在田里,不均匀,不利于“秸秆还田”,怎么办?天门农民就在收割机尾加个电扇一吹,草就均匀了。天门农田面积大,引进撒肥机。农民想,可以撒肥,就也可以撒种子。稍加改造,就一机两用,也用于播种了。

秦建崴说,农民世代种田,做机器不属于他们,而且发明和改造农机,需经厂家试验成功才可推广。有些农民兄弟确属异想天开,造飞碟、造潜艇、造“四轨特速火车”……发明的确需要丰厚积累,建议最好与自身生产实际相结合。但总之,他们的智慧一直闪耀,真的很不容易。

都很零散,珍珠如何能成串

左良才41年走南闯北,黄金选矿剂行销中亚和非洲,但他很“孤单”。全国就“广西森合高科”一个对手,是一家上市企业。

杨兴贵说“随着土地资源一天天紧张,屋顶造田迟早成潮流”,但在襄阳东津镇唐店村,他的“空中良田”至今无人效仿。

李忠恩更苦恼,连央视都多次报道他,专利已获多年,却至今没转化成产品。黄冈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王刚说,专利转化以企业为依托相对容易,纯个人发明,转化率有5%就不错了。

采访中记者获悉,面对“万众创新”,我省尚存一些短板。鄂州从2008年起财政列支30万元专利专项资金,但随后8年每年仅增长5万元;随州知识产权人手奇缺,市局仅1名工作人员,县市区没有专门科室和固定人员;恩施大部分县市没有专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全州无一专利中介服务机构。

即便如此,省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我省发明专利连续3年突破2万、3万、4万件大关,2016年高达43789件,列全国第九,较上年升了两个位次。全省专利申请中,个人占49.12%。

前景广阔,万众创新动起来

天门市农机局管理科长张军坦言,农民发明项目分散,且多是对现有机械的细微改良,只能结合区域和土壤特点小范围推广,政府扶持不可能太大,“只发奖状,没奖金”。但他从农村合作社的推进中看到,加快土地流转,打造公司化农业,对串起农民零散的“智慧珍珠”或能带来革命性改变。

华中农业大学张俊飚教授认为,发明很难,农民发明更难,转化成产品尤其难。土地流转、农业公司化是大势所趋,但眼下,可尽快建立“技术银行”,跟储户存钱、银行放贷一样,既保护个人知识产权,又使技术得到推广。

采访中记者发现,困难虽多,但各地科技部门对农民发明已高度重视。黄忠兵的国家专利证书是襄阳市科技局送去的,还教他熟悉政策。宜城富亿公司生产他的花生机,让他凭技术持股40%,富亿持股30%,另30%由销售方持有。

左良才成立公司,大冶市政府为他建起2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只收电费,免房租;最近又划地20亩给他建车间仓库。左良才说政府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审批手续非常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振雄、通讯员曾宪宝、程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