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健康新闻

单位招聘增加心理测试题很显洋气 求职者质疑

发布时间:2013-05-27 06:14:08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邓盛强

  面试等待室里有5个人,只有3把椅子,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是抢把椅子坐、站着还是出去找椅子?黑暗中出现了两点光点,是汽车灯、动物眼睛还是UFO?

  求职季不少单位在招聘中增加心理测试环节,很显洋气。然而面对这些意外考题,不少应聘者则觉得“伤不起”。前日,正在求职的杨小姐对本报记者说:“只靠一道题,就能证明我是什么样的人?”

  求职者崩溃

  被问“老婆、妈妈落水救谁”

  “工作太难了,还得玩各种急转弯。”22岁的李先生眼下正在求职,他告诉记者,此前曾有家单位在招聘时突然问,“老婆和妈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让他觉得很崩溃。

  除了题目,还有行为考察。

  一位应聘者告诉记者,她去应聘时在办公室等,电话响了她没接,因此被以“工作没有主动意识”为由淘汰,“我没接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还不是员工,接人家的电话很唐突。”她说,没想到自己因此被列为“不主动”。

  记者走访了15位应聘者,其中5人称遇到过各种心理测试。对于这样的招聘设置,15人中3人认为“有趣”,6人觉得是“赶时髦”,4人觉得“无所谓”,2人称此举“徒增压力”。

  招聘方解释

  心理测试只是辅助手段

  “我觉得这是一种手段。”在武汉一家大型企业任中层管理人员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毕竟面试只有那么短时间,让招聘者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符合需求并不容易,“个人性格也确实会影响工作表现。招人时加入心理题,只是想多一些测试手段,帮助巩固自己的判断。”

  武昌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肖先生表示,不少国际大公司招人都会有心理部分的考察,有一定合理性。一家技术公司的人事主管李先生则称,这些题目并无标准答案,求职者不必因此背包袱。

  心理专家

  部分题确能反映心理特点

  “别看有些心理题简简单单,确实能投射心理特点。”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刘连忠主任医师介绍。事实也证明,不同性格的人在工作中表现不同,“如果能根据各人特点给他们合适的岗位,未尝不可。”

  不过他也表示,国外职业心理测评比较成熟,但国内在这一块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些招聘中的题,到底是应聘者自己设计的还是请专业人员设计的,是根据工作需要还是仅仅是随大流的,其科学性、专业性和准确性要区别对待。”

  目前在美国公司做人事主管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考察人才其实不必太刻意。她举自己在美国的第一次应聘为例,招人方要求填写使用过的仪器仪表,可她一时想不起电度表用英文怎么写,便在纸上画了一个。“第二天就来了电话通知我上班。”张女士说,“他们据此认为我的应变能力不错,擅于解决突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