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创新班的孩子们在练习太极拳
本报记者何君辉 通讯员吴小平
上课时要轮流“执勤”当老师讲课;每人都要掌握第二外语;社交礼仪、说话艺术、中华文化、西方哲学、戏剧表演都是学习内容……
2011年,武汉外校在高一年级首设“创新班”,各项新举措开了江城高中先河。如今3年过去,这批孩子即将毕业,多数学生保送名校,其中15人进入清华北大。
“创新班”到底新在哪里?是否可称为名牌大学“预备班”?学生真的是在提前“上大学”吗?记者昨日走进武汉外校创新班一探究竟。
三年过去
创新班的孩子都很牛
武汉外校创新班的全称是“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培育班”,3年前,45名学生从高一新生中选拔入围。
“我不想成为应试教育机器。”女生童荻说,自己当时得知创新班能参与课题研究、开发创意项目、进行社会实践,甚至到校外机构访学,她当场就报名了。
“同样是3年高中,创新班的学生除了考大学外,可以增加更多学习体验和经历,当然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创新班班主任宋兵介绍,选拔优秀生源单独编班培养,该班的自主课程占一半,这在高中学校中都是新尝试。
据了解,除10名学生出国或转到理科班,剩余35人中有26人保送国内名牌大学,其中15人进入清华北大。
中西兼修
学生将课桌搬出国门
“上地理课时,我们要轮流上台演讲,体验当老师。”邵一帆记得大家上台演讲的话题十分丰富,厄尔尼诺、全球变暖、人口发展、雾霾等都成为话题。
除国家规定课程外,创新班学生必须学习第二外语;学校还引进了部分国际精华课程,如经济、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等;而最吸引学生的是一系列创新素质课程,如社交礼仪、说话艺术、中华文化、西方哲学、戏剧表演等,创新班还开设桥牌课、号召学生打太极。
“去年寒假我花了一个假期泡图书馆,写的论文发表在了湖北省优秀期刊上。”张晓寒说起这事颇为自豪,而在高一时,她申请美国顶尖中学的夏令营,成为我省第一个自主申请成功的高中生。“我在美国进行了30天的学习生活,学习美国历史、文化、心理学等课程,大开眼界。”回来后,她将自己的见闻告诉同学,该班5名同学陆续申请了这类夏令营,将课桌搬出了国门。
创新班并非大学“直通车”
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独立申请美国名牌高中夏令营,成立家教联盟为小学生辅导功课,走进企业进行科研调查……创新班要求学生们会学更要会玩。
当其他高中生还在为高考埋头苦读时,创新班的大部分学生边玩边走进了大学校园,那么创新班是不是等于名牌高校的“预科”?
武汉外校校长李鸿朗认为,虽然创新班与大学关系密切,但不等于大学“直通车”,“创新班并非提前进行大学教育,而是让他们早日与社会建立联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与潜力,并掌握多项技能,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内外著名高校输送国际型、复合型创新预备人才。”
“一直以来,外界都有质疑,认为国内高中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武汉教科院专家直言,“创新班”的意义是对教育的一种“启蒙”,价值远大于招考本身,应该少一些功利化的认识。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