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武汉全球首创“稻米造血”通过动物试验 部分指标优于人体血浆

发布时间:2014-07-10 07:01:17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娜、江卉、通讯员丁志光)一粒粒稻米里,可提取出用于治疗烧伤、肝腹水急需药品人血清白蛋白。而在以往,这种白蛋白只能从血浆中提取,缺口非常大。

  记者昨从掌握这项全球领先技术的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技术7日通过临床前试验,完成了迈向人体药用的关键一步。“试验在大鼠和食蟹猴身上进行,结果表明,从稻米中提取的人血清白蛋白,与从人体血浆中提取的相比,毒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反应均无显着差别,部分指标甚至优于血浆。”昨日下午,光谷生物城,禾元生物董事长、武汉大学教授杨代常拿出获得国家食药监局认证资质的两家科研机构出具的报告,向记者介绍。

  2006年,杨代常团队开始攻关“稻米造血”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中、美、日等国多项专利。2012年,禾元生物研制的人血清白蛋白纯度达99.9999%,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杨代常说,经过动物试验,进入临床应用,还需跨过临床人体试验这一关,预计还要3到5年时间。“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来讲,人血清白蛋白就是救命药!”武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谢卫国称,这种药价格很高,还常常断货。

  资料显示,人血清白蛋白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血液制剂。目前,我国每年临床对人血清白蛋白的需求量在210吨左右,其中一半依赖进口,“稻米造血”前景广阔。

  “稻米造血”之父杨代常的创业节奏:从99.9%到99.9999%

  记者 刘娜 江卉 通讯员 丁志光

  武汉光谷生物城D区3-2座,工人师傅正在紧张装修,成套的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到位。“9月底就要标准化生产了,大家要抓紧!”60岁的杨代常教授被一群年轻人围着,精神矍铄。

  就在这幢小楼里,全球顶尖的“稻米造血”技术迈向产业化征途,一项改写生物制药史的伟大发明走向世界。

  浅黄色的液体改写历史

  在杨教授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从稻米中提取出来的人血清白蛋白:浅黄色、透明液体,盛放在50毫升的玻璃瓶中,含有10克人血清白蛋白。“严重肝硬化病人,一周要用两瓶,医院价格在500元左右,‘稻米造血’技术用于临床,将大大降低它的价格。”杨代常说。

  杨代常介绍,将人血清白蛋白的基因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插入水稻某个染色体位置,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能自动合成人血清白蛋白,保存在米粒中。

  将稻米脱壳、粉碎,提取白蛋白,多次过滤纯化,冻干……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就生产出来了。

  通过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一些国家最早从1989年就开始研究,但两大问题难以解决:一是植物合成人血清白蛋白含量太低;二是很难提取满足人体的高纯度产品。

  2006年回国后,杨代常带领团队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空白,获得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等多项专利。

  一次偶遇改变攻关方向

  2005年,一次回国探亲的飞机上,杨代常偶遇“防艾院士”桂希恩。桂希恩提到,一些贫困地农民因卖血感染艾滋病,处境十分悲惨。这些非法收购的血,往往用于提取人血清白蛋白。“能不能试着做一下植物源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杨代常萌生了回国的念头。2005年,他卖掉在美国的洋房、汽车,回到武汉大学,全力主持植物生物技术的引进与基础研究工作。

  2006年,当杨代常团队从稻米中成功提取出人血清白蛋白时,他就决心实现技术产业化。但当时提及“稻米造血”,业界不理解,也不相信,项目融资困难。

  项目正处于中试的关键阶段,急需资金投入。杨代常焦急地奔走于业内专家、同行与主管部门之间,邀请他们上门考察。“一些投资者,听说这个项目至少要三五年才有回报,扭头就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春节前夕,禾元生物终于获得了500万元的风险投资。长春高新也向他伸出橄榄枝,意欲引进。省委主要领导闻讯后当即批示“想方设法请他留下来”。随后,在省市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杨代常团队获得了1700多万元的融资。

  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2011年,杨代常团队入驻光谷生物城,其研究成果“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已获得国际认可,撰写的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此时,他功成名就,可以选择国内外的合作者转让技术和专利,也可以继续在大学教书舒舒服服地干到退休。然而,杨代常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创业。

  不提艰辛,只说感谢。杨代常说,省市区为他量身定制了各种政策支持,还帮助申请了“光谷3551人才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这些都为公司和项目争取到更多的资金。

  2012年,在击败国内两家医药巨头后,“稻米造血”入选国家生物医药“三重”项目。当时,由桑国卫院士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提出两个要求:将从稻米中提取的人血清白蛋白纯度从 99.9%提高到99.9999%,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在最短的时间达标,杨代常和团队连续加班,仅用3个月就达到了99.9999%,并创立了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如今,“稻米造血”已经完成临床前试验,今年底将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临床试验。

  杨代常的创业梦,正在变成现实。

(作者:刘娜、江卉、通讯员丁志光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