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教育家朱九思逝世享年100岁 被誉为“华工之父”

发布时间:2015-06-14 00:17:01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周前进)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人称“华工之父”的朱九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13日18:09在附属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16.2.20—2015.6.13)。

  另据《湖北日报》:当代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昨日辞世

  任上31年,为华工腾飞奠定基础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昨18时09分,当代著名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朱九思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朱九思于1953年至1984年,在华中工学院领导岗位上工作31年,为当时的小型工学院发展成今天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奠基性贡献,也因此被誉为“华工之父”。先生“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

  朱九思生于1916年2月20日,几个月前,在先生99岁寿诞之际,《朱九思全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朱九思全集》中他自我评价:“我当校长时创造性的工作主要是两件半事情:一是提出了发展新思路,‘走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二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半件事是植树造林。”

  朱九思生前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吃住都在医院普通病房。其子朱小庆告诉记者,父亲晚年一直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在清醒时有弟子来看望,他总要先问及学校情况。校长助理许晓东教授曾就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初稿请教已95岁高龄的先生,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亲自回复近3000字的意见和建议。

  朱九思的博士开门弟子、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沈红教授闻知先生远行,悲痛万分。今年3月,她和同门一众弟子还举办了朱九思教育思想暨《朱九思全集》出版座谈,畅谈先生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和光辉人格,并到医院送上鲜花和蛋糕,与他同唱“生日歌”。如今先生远去,众弟子无不悲痛。

  朱九思病危时,校方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

  据《楚天金报》:“华工之父”朱九思在汉病逝

  享年100岁 奠定华科大“发展之基”

图为:今年3月6日,在协和医院保健楼8楼病房里,弟子们为朱九思举行了一场难忘的生日会(资料图片)

图为:1949年与妻女在长沙(资料图片)

  楚天金报讯 昨日18时09分,当代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在武汉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16-2015)。朱九思1953-1984年历任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每砍一棵树都需校长签字

  2011年出版的《朱九思评传》是国内首部描述华中工学院前院长朱九思先生生平及其教育理念的专著。《朱九思评传》共340余万字,耗时3年完成,作者是华科大人文学院退休教授王炯华。“华中科技大学差不多把朱九思当做校父看待。”在王炯华笔下,朱九思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经常批评行政人员,却很少对教师说“不”。建造森林学校,定下每砍一棵树都要校长亲自签字的规矩。“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华工工作了三十多年,子女没有一个在华科上学,也没在学校分房子。大师的风采是无人能及的。”该书编辑钱坤说。

  吃住会客都在普通病房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的朱九思,结合多年办学实践和思考,投身高等教育研究,担任华科大教育科学院的教授、博导,指导了12名硕士生和9名博士生。

  到湖南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朱九思不乘小车,也和师生一起乘坐交通车前往。

  华科大校友曹林曾在网上透露,一次给学生讲新闻史,高龄的朱九思不仅亲自到教室后排听课,课后还与他交流应该怎么讲授新闻史。

  朱九思晚年与夫人吃住会客都在医院的普通病房里。很多人不解,他为什么不住高干病房呢?夫人给出的回答是:“九思说的,不用那么大,不能浪费。”

  其子朱小庆告诉记者,父亲晚年一直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在清醒时有弟子来看望,他总要先问及学校情况。校长助理许晓东教授曾就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初稿请教已95岁高龄的先生,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亲自回复近3000字的意见和建议。

  领导华中工学院31年

  朱九思在原华中工学院领导岗位上工作31年,用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为当时的小型工学院发展成今天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奠基性贡献,华中工学院被视为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

  率先改革“说不怕那是假话”

  在今年3月份出版的《朱九思全集》里,一篇《我曾体验到具有办学自主权的好处》的自序中,朱九思回忆了当年在教育部收回学校领导权,但又尚未完全落实的6年“过渡”时间里,引进了600多位教师,“适应了专业发展需要”。

  华科大作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朱九思晚年回忆:“我怕不怕?我也怕,说不怕那是假话。但是,老怕也不行啊,责任在身,除非我辞职不干。”中国工程院院士、华科大原校长李培根认为:“九思先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界屈指可数的教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