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讯 记者 胡传林 张凡 杨柳 通讯员 刘建功
人物档案
■姓名:吴慧怡■生日:1996年12月11日■星座:射手座■座右铭:敢想才敢为,敢为才有作为■最喜欢的书籍:《活着》■最爱看的电影:《返老还童》■最欣赏的明星:不关注■最爱的运动:喜欢读书■近期最大的心愿:出去玩一趟■成绩:总分698分(语文140分数学138分英语144分理综276分)
谈成绩
只比状元少一分她说“没啥遗憾”
高考刚结束,试卷及答案便在网上铺天盖地。吴慧怡不仅没有估分,甚至连答案也不想对。许多人不解,她笑着说:“考多少是多少呗。”
昨日可以查成绩了,吴慧怡得知许多同学头一天晚上就守在电脑旁,激动得睡不着觉,她依然很淡定。有同学鼓动她也查查分,她却说:“24号就要到学校拿成绩单,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昨日清晨5时许,睡梦中的吴慧怡,突然被一个电话惊醒。“你考得不错呀,赶紧查查成绩吧。”打来电话的是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的老师。挂断电话,吴慧怡既期待又紧张。“698分!”看到成绩,吴慧怡着实高兴了一把。“语文成绩有点出乎意料,但数学和理综考得不是特别理想,总体来说算正常发挥。”她暗自在心中做了番点评。
昨日上午,楚天快报记者来到襄阳四中时,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为她与理科状元一分之差屈居榜眼而深感惋惜。身高1米75的吴慧怡依然笑言:“没有啥遗憾,尽全力就好了。”
谈技巧
做题不多爱思考记错本助攻“软肋”
读高二时,老师曾给吴慧怡这样的评价:“有点‘懒’,但是爱思考。”吴慧怡认为这个评价很中肯。
吴慧怡回忆,初中毕业看了《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讲述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让她意识到思考对女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读高中后,思考的意识已潜移默化在日常学习中。
作为一名理科生,她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数理化中的知识点,她不理解透彻就不肯罢休。一次物理课上讲到了一处静电知识点,吴慧怡没有完全理解,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通。第二天她向老师请教,才弄明白。后来恰好考到了这一知识点,她答得很漂亮。
高二下学期开始,试卷像纸片一样飞来。每次,吴慧怡都会选择“俯视”战法。她会吃透一套试卷,总结出知识点,然后有选择性地做几套。试题虽然做得不多,但总能“百战不殆”。
久而久之,“女一号”“学霸”,成为吴慧怡的“外号”。她却说,被叫“女一号”是因为她高二、高三都是班长,但她并不认同“学霸”的称呼。
原来,高一时她在全校仅排百名开外,高三时的成绩则像“过山车”,年级前10名和70多名,她都考过,直到考前才稳定在前10名。
在高考中“取胜”,她认为记错本功不可没。吴慧怡为每个学科准备了一个活页错题本,课外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不会的,她都会记录在本子上,列出做错的原因和答题技巧,并在课下及时翻阅和思考。
谈家庭
父母从不苛责爱读书看电视
吴慧怡说,从小父母就给了自己宽松的成长环境。
父亲吴波在银行工作,母亲谢惠是医生。小时候,母亲曾有一段时间在外地工作,她一直住在亲戚家里,直到读了高中,母亲才回到襄阳照顾她的生活。父母对她的学习从不苛责,即便平时成绩有起伏,父母也很少责怪。大多时候,父母会告诉她:“只要不留遗憾就好。”这让她自始至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吴慧怡认为,高考语文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与她爱好阅读有很紧密的关系。高中三年,她看过的书有50多本,除了《活着》《三体》等小说外,还有一些杂文、散文等。这种阅读习惯,即便是在高三也没有放弃。父母陪读时租住的房子里摆放着电视,偶尔她还会看一些科幻片。
高考前两天,吴慧怡又在看电视时,被一旁的父亲悄悄拍了下来。父亲原本打算如果女儿考试不理想,就借此教育女儿,当发现女儿考得还不错时,父亲才将这个当笑话提起。
(作者: 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