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以文学之名向时代致敬 湖北作家续写辉煌

发布时间:2012-09-23 05:49:36来源:SRC-13

    

 

2012年8月,省作协作家釆风团出访埃及、希腊、土耳其,开展文学交流活动。


 

方方看望农民作家周春兰。


 

刘醒龙获奖作品《天行者》。


 

方方获奖作品《武昌城》。


《荆楚作家走乡村》系列丛书。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韩晓玲 新闻研修班学员 刘卫东 图/省作协提供

  “因为我们努力过,所以我们成为了田野的散步者,也成为了田野的生客、观察者和记录者。”著名作家陈应松在即将付梓的小说集《一个人的遭遇》中如是说。他深情地写道:我坚信,我们的作品也将永远在故乡的田野上游荡。这是一个作家对土地、田野、故乡的心灵独白。

  发端于诗经、楚辞的荆楚文学源远流长,激荡着当代湖北文学风生水起。处在中国文坛第一方阵的文学鄂军,紧跟时代步伐,感触社会脉搏,在新时期里续写着新的辉煌。

  文学重镇,群星璀璨耀楚天

  去年8月,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我省著名作家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成为5部获奖作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评选中,湖北共有6部作品参评。其中3部进入前20强,占上榜总数的七分之一;前10强中,仍有2部上榜,占五分之一。早已蜚声全国的“文学鄂军”,再次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创作实力。

  国家级文学大奖,近5年频频花落荆楚——

  著名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琴断口》、诗人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双双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这是国内文坛的又一最高奖,湖北已连续三届蝉联。

  诗人杨秀武的诗集《巴国俪歌》,获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湖北亦三届连获此奖。

  在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刘醒龙的《天行者》和方方的长篇小说《武昌城》分别获奖。

  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小说学会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我省作家还捧回多个其他重要奖项。

  作为文学重镇的湖北,花开四季,春意盎然。

  持续繁荣的文学创作背后,是一支生机勃勃的人才队伍。

  方方、熊召政、池莉、刘醒龙、陈应松等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著名作家,带头擎起“文学鄂军”的大旗。中青年优秀作家崛起,文学新人脱颖而出,作协会员稳步发展。全省文学队伍形成“金字塔”结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我省的中国作协会员由186人增加到246人;省作协新发展会员782人,会员总数增至2502人;各团体会员和大型企业作协会员已达到5000余人。

  亲近泥土,聆听大地的心跳

  去年,《在农家》出版。今年,《塘堰印象》面世。两部纪实文集,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配合全省两次“三万”活动,作家们走出书斋,脚印农家,在田间地头捕获了动人的故事。

  湖北文学一直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芒。当今时代波澜壮阔,为全省作家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深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文学重大之责,发挥文学独特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深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学兴盛之魂,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扬主旋律;深知现实土壤是文学创作之源,三贴近、走转改,奉献真切感人之作。

  著名作家熊召政说:“面对湖北跨越式的大发展,我认为文学工作者必须有更高的眼光、更强的使命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切关注社会冷暖和民生诉求,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全省文学界围绕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大事,推出了一系列重点活动和作品。“改革开放30年与湖北文学”座谈会、“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红色之旅――湖北作家革命老区行”采风活动、辛亥百年纪念征文、《延座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湖北作家始终把握着时代跳动的脉搏。

  现实生活为作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矿藏”。在抗雪灾、抗震灾斗争中,他们行走在第一线,笔端倾注一片深情。湖北的“道德天空”群星灿烂,点燃了他们的灵感与激情,创作出《起航——信义之船》等近10部报告文学。

  我省推动作家深入生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20余名作家挂职基层,了解民情、民意、民盼;组织了团风、宜昌、鄂州、荆门、神农架、仙桃、咸安、宜都、长阳、鹤峰等地采风笔会活动,进一步培育乡土情怀;“荆楚作家走乡村”活动已持续6年,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部作品集,变革中的荆楚乡村跃然纸上。

  “我知道我的脚让我获得了新生,永远有泥巴在脚上,晚上再清洗鞋子,还带回一些过去曾忽略的植物。”陈应松这样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机制创新,好风助力千帆竞

  本月,省作协文学院第十届签约作家招聘和长篇小说项目招标工作启动。激励与扶持中,湖北文坛新秀总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在作家管理机制上,我省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省作协实行专业作家、驻会合同制作家、综合签约作家和项目签约作家并行的作家管理机制。签约作家可以通过创作比拼,成为驻会合同制作家,而驻会合同制作家经过5年创作考验,又可以选为专业作家。明确的“竞争级差”,激发了全省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目前,签约作家茁壮成长,不少基层作家、农民作家、“80后”作家入选。他们已成长为湖北文坛的一支生力军,几年来创作、出版、发表长篇作品77部,其他类作品679篇,诗歌10872行。其中120余篇作品被各种期刊转载,40余篇作品获省以上文学奖项。

  在文学扶持上,我省各种措施创新给力。

  重视本土原创精品创作,从2010年7月开始实施“湖北省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省委宣传部拨出120万元专款,省作协与20位中标作家签订扶持协议;“孵化”20部长篇小说,并遴选10部公开出版。扶持成果开始进入收获期。

  热情关注农民作家和农村题材创作,在全国首创推出“湖北农民作家扶持计划”。从农民作家培训、创作选题征集、专家“一对一”辅导到资助出版丛书,坚持3年,成果斐然。10位农民作家联袂推出10卷本《湖北农民作家丛书》,还应中国作协邀请,赴京出席创作研讨会。我省扶持农民作家的经验,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

  发现基层实力派作家,实施《三人行》文学丛书出版计划。去年,省作协还专门为三位基层作家举行了作品首发式和对话会。

  帮助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成长,作家入会、文学院聘选签约作家、推荐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都有意向青年作家倾斜。

  文学鄂军的成绩,值得骄傲。全省文学工作者融入荆楚改革发展大潮,用文学的名义向时代致敬。

  展 望“ 黄 金 十年”,令人期待。全省文学工作者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文化强省建设,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前行。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