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12日廊坊举行 莫言、德德玛等10位人物获奖

发布时间:2012-12-13 10:50:19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吴思)2012年12月12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新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慧东方--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河北廊坊举行。

  莫言、德德玛、陈鑫伊等10位人物获本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捧得象征人文理念的“人文杯”。他们之中,无论是最年长的历史学家朱绍侯,还是最年轻的书法家管峻,以“八十后”高龄仍活跃于世界交响乐坛的指挥家郑小瑛,创作近百部戏剧作品的导演陈鑫伊,身患重病始终不放弃音乐梦想的德德玛,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莫言,不懈宣扬绿色环保建筑的谢英俊,打造普洱生态、文化品牌的沈培平,令中国印刷术重新闪耀世界的万捷,又或是行走于乡间的农民收藏家何晓道,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是他们共同的性格。


历史学家朱绍侯获奖

  朱绍侯:用生命书写历史

  身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史学家,朱绍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内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军功爵制度、户籍制度、治安制度最早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从1994年正式开笔的《今注本?二十四史》,被已故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称为“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二十四史编纂工程。朱绍侯教授担任其中《宋书》部分的主编,在18年间,他带领团队对《宋书》一百卷进行了繁琐而有意义的整理。当六百余万字的《今注本宋书》在今年出版见面时,朱教授已是86岁高龄。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他在历史研究领域,尤其在《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期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学术精神与史学贡献。

  朱绍侯教授著作等身,笔耕不辍,用生命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却格外谦虚,他说:“我所参加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工作是一项具体和长期的工作,在这其中,我个人贡献比较小,荣誉应该归于所有参加编著的专家和学者。”


何晓道获奖

  何晓道:喜爱造就文化责任

  何晓道,三十年来,不计个人得失,以最草根的身份,矢志不渝地将个人收藏、民俗研究与文化传承、遗产保护融为一体,并获得了卓越成就。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他矢志不渝地将个人收藏、民俗研究与文化传承、遗产保护融为一体,且成就卓越。

  颁授典礼现场,同样是致力于收藏的作家海岩,向观众介绍了何晓道的故事,也表达了“同道中人”的敬意。他说:“他的个人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一种志业,而且显示出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和博大的胸襟。为传承文化而收藏,这是应当受人尊敬的。”

  手捧“人文杯”,何晓道说:“很早以前,我收集民间器物主要是为了谋生,到后来,我渐渐地喜欢上这些老器物和它们背后的民俗故事。喜爱,成为我的主要动力,当藏品到了一定数量集合成门类时,我就觉得这成了一种沉重的责任。我尽自己努力做了几座博物馆,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能站在这里领奖也是得益于这个时代,这也让我更有勇气、更有自信。”


公务员沈培平获奖

  沈培平:为了普洱,值得

  “中华文化人物”从2009年举办以来,每年度都会表彰一位公务员,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原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大同市市长耿彦波都曾获颁这一荣誉称号。作为一位积极的环境保护理念的推行者,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捧得本年度的“中华文化人物”。他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和理念的执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思想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用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绿色、健康、生态的发展为理念,使得普洱市成为一个以生态、生命景观系统为支撑的世界级妙曼精品城市。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沈培平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美好而温暖的人文情怀。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音乐家王立平在现场讲述了沈培平为发展生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作出的贡献,他说:“来自所谓‘官方’的自觉与贡献,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为了普洱的发展,沈培平认为一切都值得,他说:“普洱一直在追求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相处。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付出了时间。一直以来,普洱各级公务员和人民秉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化,打造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家园。我今天的获奖,是对普洱的肯定。”


书法家管峻获奖

  管峻:一笔一砖三吨水守住书法梦

  刚刚在11月就任中国书法院院长的青年书法家管峻,是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评典礼上最年轻的获奖人。他十几岁开始习字,在没有老师指导,没有纸墨的条件下,全凭内心喜爱,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生涯。他对汉字书写、书法艺术和中华文化传统都有深刻理解,并不懈追求,用坚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与管峻是亲上加亲,既都出身军队,又在近年向这位年轻的同乡拜师研习书法,结下师生之情。他说管峻有一块青砖,无论上学、当兵时都带着,每天用笔蘸清水在青砖上写字,如果一天耗尽一碗水是一斤,这块青砖20年就足足喝了3吨水,由此可见管峻对书法的执着钻研。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管峻对汉字书写、书法艺术和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不懈的追求。

  获得“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管峻感慨良多,他回忆自已从小喜欢写字,虽然没有家传、没有老师、甚至没有字体,因为一个城里来的陌生人看了自己的字,说他长大可以成为书法家,于是“书法家”成为他的梦。管峻说:“虽然人生弹指一挥间,但30年是一个段漫长的日子,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虚度,还拿着这支笔,靠传统文化支持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书法是中华文化一棵大树上的重要分枝,我相信它需要很多人给它浇灌,给它裁剪,才能够使它枝繁叶茂才能够神采奕奕”


印刷家万捷获奖

  万捷:让中国印刷术再次闪耀世界

  万捷被称为是“当代的毕昇”,他创办并带领雅昌集团从一个传统的印刷企业,扩展称为融互联网服务、艺术品及衍生品经营、数字出版等前沿领域于一体,国内首屈一指、世界独具特色的文化企业。雅昌艺术网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也创造了中国最大的纸媒、电子出版系统以及艺术图书系统,更在2012年再次获得世界印刷界最高奖项--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的金奖总数冠军,实现了连续三年蝉联金奖总数第一名,让中国的印刷与出版行业再次闪耀世界。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他以非凡的创业激情和能力,创造了享誉全球的“雅昌奇迹”。

  在感谢自己团队的同时,万捷更加感谢充满智慧的中华文化,他说:“感谢老祖先毕昇发明了印刷术,我才能够学印刷、用印刷,同时在世界上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


指挥家郑小瑛获奖

  郑小瑛:民间艺术团体需要更多社会关注

  作为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郑小瑛一直是中国音乐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乐坛上鲜见的仍活跃在一线的“八十后”职业女指挥家。她致力于向普罗大众普及介绍音乐知识,秉承着“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信念把音乐之美带给大众,花甲之年,她带领30多个音乐志愿者创立了“爱乐女”乐团;古稀之年,她应邀到厦门组建“民办公助”的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2012年,耄耋之年的她亲自携厦门爱乐乐团在莫斯科举行“土楼北行”访俄演出。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作为一个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郑小瑛具有崇高的使命感、职业精神,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郑小瑛英姿飒爽地走上舞台,一如她在指挥台上的潇洒自如。她说:“我只是以自己之所能,做了一点社会之所需,向着阳春白雪和接近群众的目标努力而已。我非常感谢厦门政府给我一个比较宽松的舞台,在那里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建设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交响乐团,我期待着未来的社会能够给那些有活力的、健康的民间团体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


德德玛获奖

  德德玛:为牧民的孩子打开一扇音乐之窗

  对于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来说,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今年是她从艺五十周年,也是她创办“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十周年纪念。从内蒙古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普通牧民的孩子,成长为大家都熟悉并喜爱的歌唱家,50年来她经历了很多。

  德德玛的老朋友、歌唱家李双江在颁评典礼现场讲述了这位“草原女神”的两段故事。1998年,德德玛在演出中突发脑溢血,却坚持把歌唱完,谢幕后昏倒在地。右半身瘫痪的病痛并没有让德德玛放弃歌唱,九个月后她重返舞台。2002年,她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招收有音乐天份的牧民孩子,为他们打开一扇艺术之门。李双江说,德德玛让他看到一个歌唱家内心的光彩,看到她的高贵品质和文化情怀,“在今天这个时代,这种品质是特别可贵和值得珍惜的”。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德德玛因真挚而优美的音乐表现,以及对于故乡、民族、祖国和生命的令人感动的深情歌唱而获得“中华文化人物”这一殊荣。

  德德玛回忆起十年前,创办“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的初衷,一度眼含热泪。十年前,一个蒙古族小姑娘找到德德玛,希望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但考试之后,她的专业课通过,试唱和音乐理论却没及格。正是女孩对音乐的渴求促动德德玛创办了这所小小的民办学校,德德玛说:“当时没有想到民办学校这么难,我们的草原美丽辽阔,但因为交通的缘故,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需要人们帮助才能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颁给我的奖其实应该归属于所有帮助过学校的好心人。”


建筑师谢英俊获奖

  谢英俊:人道关怀应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谢英俊,十多年来,一直致力投入社会建筑实践,通过就地取材、低成本、适用技术以及建立开放式构造体系的设计作为,降低成本与技术门坎,让农民能参与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碳的现代化家屋兴建,保障了弱势族群的生存权与工作权。2012年,谢英俊在英国利物浦当代艺术双年展上,举行“人民的城市”个人展,把“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带向世界。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谢英俊拥有独树一帜的建筑思维,以及对于社会灾难、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和无私关怀。

  尽管人们都说谢英俊是“人道主义建筑师”,但他并不太“乐于”接受这个赞誉,他说:“很多朋友认为我充满人道关怀,我更希望所谓的人道关怀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导演艺术家陈薪伊获奖

  陈鑫伊:戏剧不是娱乐

  陈薪伊从事戏剧事业六十多年间,已经创作导演了近百部戏剧,其中种类繁多,涉及话剧、歌剧、京剧、音乐剧、儿童剧、地方戏剧等类别,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如今,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她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今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而60年间,被人艺授予“荣誉导演”称号的只有陈鑫伊一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认为,陈鑫伊在当代戏剧创作活动中所体现的高尚情怀、蓬勃激情及其无可比拟的舞台成就,让她当之无愧地担起“中华文化人物”的称号。

  陈鑫伊导演说,“中华文化人物”的称号令她在浮华世界里,永远不忘肩上担着中华文化的重任,也让她感到这62年没有白做戏剧。同时,陈鑫伊对戏剧娱乐化做出批判,她说:“戏剧是文化,不是商业,不是娱乐。娱乐不归文化部管,归工商局管。”


莫言获奖

  莫言: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作家莫言成为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上大热的被提名人。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1日凌晨,莫言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和中国文学在这一刻被世界更好地关注。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的非凡成就及其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的贡献,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将本年度的“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授予他。由于远赴瑞典,莫言委托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陆文虎代他受领“人文杯”,而他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获得“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的感谢之情。

  为新一届文化人物喝彩的同时,缅怀那些在本年度陨落的华语文化圈大家成为每届“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最凝重的环节。今年的颁授典礼上,人们一同追忆了作家、书法家黄苗子,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学者南怀瑾,表演艺术家陈强、张瑞芳和李默然7位在2012年度驾鹤仙去的文化大家。中华文化的传承正如同一灯传百灯,后辈珍藏和传递前辈的才华、精神、品格,才能使中华文化的灵魂一年年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圆满起来。

  颁授典礼由凤凰卫视沈星、郑浩联袂主持,凤凰卫视中文台将播出颁授典礼盛况。

(作者:  编辑:盛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