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青年艺术家陷“市场之困”:无展示平台生活窘迫

发布时间:2013-06-28 06:04:20来源:SRC-13

图为:孙传彪

图为:孙传彪的生活并不如意

  楚天金报讯 文/本报记者李翌 实习生李蕾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近年来,一些艺术作品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成交价让人咂舌,艺术品和艺术家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艺术家的特殊群体——青年艺术家遇到更多的或许是挣扎和困惑。或是蜗居在出租屋里,或是游走在各种艺术活动中,面对艺术的坚持和市场的冲击,武汉青年艺术家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发展遇到哪些困惑?艺术道路的未来又在何方?

  生存现状

  蜗居3年负债在身

  和大多数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一样,毕业两年的孙传彪租住在昙华林附近的一个民房里。一室一厅,客厅墙角的画架已经布满了灰尘,调色板上干枯的油画颜料,和摆放着的几幅画作,似乎告诉来访者这里居住着一位青年画家。

  孙传彪,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11年,他的毕业油画作品《五十九秒》,入选了“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油画)”终评。“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的综合性大展,从1957年到2008年已举办3次,获奖是每一个青年艺术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过,毕业后的生活,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两年里,他做过兼职老师,到艺术培训机构培训艺考生。不过,艺术培训也分淡旺季,旺季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但到了淡季,一个月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房租1000元,水电、吃饭等等加起来也不少。”孙传彪一个月基本的开销都在3000元以上。这两年下来,他依靠这些收入,维持他的梦想。几个月前,他辞去了维持生活的工作,现在他已经欠了不少外债。不过这样的境遇,他从未向家里提及。

  发展困惑

  谁为年轻艺术家搭台

  仅仅是几年时间,国内艺术市场的整体风向都在慢慢改变。人们不仅仅只是盯着那些早已成名的画家们,青年艺术家们也逐渐被推上了艺术圈的前台。去年,位于昙华林的半亩园艺术中心和3位本土青年艺术家签约,未来3年中将为每位艺术家提供50万元至100万元的资金,让他们潜心创作,并将以各种形式来推广。

  虽然这种以签约形式,支持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方式,被圈内普片看好,但在武汉也仅此一家。对武汉艺术圈熟识的仇海波介绍,参展的都是武汉颇有才气和实力的年轻画家,但限于发展平台和支持,难以得到艺术圈的关注。

  仇海波说,孙传彪并不是个例。作为“全国八大美院”之一的湖北美术学院,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走向社会。而官方美术馆更多地会向知名艺术家倾斜,在艺术市场并不完善的武汉,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很难立足,这也成了制约武汉青年艺术家发展的主要原因。

  未来展望

  青年艺术家市场可期

  据最新统计,在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中,最低的是艺术设计和传媒这一大类,为86.7%。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青年艺术家从默默无闻到初步成名,大概需要熬上三到五年。在这个期间,他们要通过其他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又会遇到艺术市场的诱惑。

  仇海波认为,市场之于青年艺术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卖画可以维持生计,但这种创作,必定是功利、迎合艺术市场的,影响其纯粹的艺术创作。相对于以画养画的模式,他更为建议找一份和艺术相关的工作来支持创作。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肖丰表示,刚毕业的学生的创作,最可贵的一点便是纯粹,尽管他们的创作很“干净”,但青年人作品市场价位很低,对于对艺术有一定了解,对艺术发展方向有清晰判断的收藏者而言,年轻艺术家是很好的收藏切入点。

  仇海波也表示,“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虽并不代表某个艺术流派,却拥有一股推陈出新的强大力量。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具有价位低、风险小、潜力大、流动性好等优势,艺术市场未来可期。